2345小说>军事历史>帝国行>第1049章 父子谈心
术和生产力扩张,将加剧他们的贪婪,阻碍改革发展,扶持平民和技术阶层出任技术官吏势在必行。

而新的社会结构,层出不穷的政治、经济现象,使得传统的官僚体系无法适应新生事物发展时,必然需要建立全新的政府机构加以管理和规范,订立合理的规章条例,以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有鉴于传统官僚体系的强大和必要性,全部推倒重来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百里燕只能在既有的官僚体系上不断的打补丁,同时所有新建职能机构均被挂靠在大司农、治粟内史、军械司名下,官吏也由他一手委派,太子说的一边裁汰冗余,一边扩充自己“势力”就是这么来的。

裁汰冗余裁的都是窝囊废和干吃饭不干活的,而新增的职能部门,都是应社会和时代需求应运而生的职能机构。

裁汰酒囊饭袋是为了提曾行政效率,新设职能部门同样也是为提曾行政效率。但到了太子眼里,就成了结党营私培植势力,收买人心培植党羽。归根到底,还是权利集中于一人之手,损害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曾几何时为避免与多数权贵集团发生冲突,百里燕做了出相当让步,并拉拢卤侯、轩亭两系,始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他相信,只要精心维系好这个平衡,在他有生之年,时间和社会改革足以压制贵族势力的复辟。

但这种平衡关系总有打破的一天,不幸的是,打破平衡的这天整整提前了三十年。

对于自己儿子,咸王非常了解,就像了解自己的手指一样了解自己的儿子,哪根长哪根短,他都了如指掌。咸王没有就前两个问题表态,但对百里燕是岐人一事重点表明了立场:

“蜇儿啊,如今我咸国百姓几何。”

“回父王,我国有民一千七百余万人,比志、卫、晋、长孙、徐国都少。”

“那是四年前啦,而今我国有民逾一千八百万,日后还会更多,而这一千百八百万姓中,土生土长的咸国人却不到七百万,其余有近半数是孙国旧民,约百万为中原归附民,其他皆为卫国、志国、长孙、歧国、燕国、陈国、赵国民。

换而言之,寡人这个王,不是咸人之王。倘若寡人的臣子都是咸国本民,寡人日后如何治理其他外民,蜇儿日后又如何统御更多的疆土更多的新附民众。

永兴侯是岐人不假,但也是咸国人,是你的表妹夫。用人不能光看其出身,还得观其行听其言,看其一言一行是否对国有利,对大局有利。”

一千七百万人口是盛元646年第二次人口统计的结果,第一次人口统计始于盛元641年,排除当年难民流入和隐户、黑户等非正常迁入增长率,咸国在籍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在百分之一点七左右。

百分之一点七的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加相当之高,约四十年人口将净增加一倍,一百年后咸国人口会逼近一亿。

然而在缺乏医疗条件的农耕时代,卫生条件和医疗救助措施的缺乏致使幼儿夭折率极高,产妇因为难产生亡这十之一二。加之常年战争,人口损耗极大,因而实际有效增长并没有一点七。

为此百里燕大力培养赤脚医生,发展医学和疫苗研究,建立以县城为站点的基层卫生所,展开全国性幼儿病种防治工作,以提高产妇和幼儿存活率。

由于卫生条件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使得人口大幅净增加成为可能。

至盛元646年,全国可查总人口达到一千七百余万,盛元648年进行了抽样调查,局部地区人口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点八,最低样品也达到了百分之一点九,这其中还不包括御客迁入的劳力以及云仓派拐来的人口。

扣除夭折、意外死亡等,全国人均人口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点五左右是没有问题的,尽管百分之二点五的人口增长率高的惊人,但对于整个中原四五千万平方公里的有人区而言,人口总量仍然偏少,质量更谈不上。

因此646年之649年间虽未进行普查,常驻户籍人口理论上突破了一千八百三十万。

在没有外来移民情况下,约在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间,人口将增长一倍,达三千七百万至四千万。如果领土不断扩张,人口迅速增加,外来移民涌入,未来三十年间,人口完全可能破亿万。


状态提示:第1049章 父子谈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