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贾诩坐船刚到黎阳,在黎阳城中休息,就见有人在议论考举的事,毕竟考生来自冀州占多数。
有一士子道:若考中举人也能为小吏,进士则授官,以兄长的才学考个进士不难。
另一士子道:就是不知考些什么,若是考经义,诗词歌赋,某到不怕,就怕考些不曾见过的。但愿能考中吧。
忽然有人发现李儒也是穿着读书人装扮,道:不知兄台也是去赶考举否?
李儒道:正是,看来咱们同路了,又道,不知兄台对张州牧这考举怎么看?那士子说,不瞒兄台,小弟从小跟家父念书,可惜没人举荐,每年孝廉一个县也不见得有一俩个。
可家父一直想让我能入仕,可谈何容易?家中虽然也有些田产,可要找个举荐之人也难啊!听闻张州牧只要是读书人能考上就能入仕故而才来。
贾诩也是感慨,没门路想入仕太难。又好奇道:这位兄弟是冀州人吧。
那士子道:正是黎阳人,不过没在县城,在城外十里,贾诩道:不知小兄弟对张州牧的摊赋入亩,减租减息怎么看?
士子道:,老实说某家也有些佃户在租种某家的土地。可张州牧的新政后,租子比原来少了三成,加上田亩上的税赋也由地主方缴纳,又去了一成,现在拿到手的也就一成了。
但大家都这样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过咱们也算是读书人,也能理解佃户的辛苦,看佃户们家有余粮多少能理解州牧的苦心。身在乱世,都不容易,忍忍就过去了。
贾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观点。
然后一路上有坐船的,骑马的,赶往邺城的官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士子经过。
数日后贾诩终于来到邺城,当李儒陪着贾诩来到州牧府,张杰大笑道:吾之子房到了,有这么个老狐狸在,看谁还能阴我。张杰是真高兴了。有贾诩,李儒这对阴险狐狸在,还怕他曹操个毛啊。
张杰道:文优这趟幸苦了,得文和先生相助,可比十万雄兵。贾诩道:明公谬赞矣!诩不敢当。张杰道:当得起当得起,哈哈,有文和先生在公孙瓒死期不远矣!
又道:文优,文和先就住在你哪几天,我让人再找个府邸给文和,这事得考举完再办,最近来了不少士子。杰把几处府邸都让士子们住了。
贾诩道:明公不必麻烦了。诩就和文优住吧,正好找个人下棋。嗯,先就这样了。
等忙完这事,我带文和去转邺城转。
第三天终于开始考试了。天气也不错,就在大校场中间考,有一千零几十名考生。大校场是驻兵操练用的,可容纳几万人。千杷考生完全不成问道。
每个考生一条小矮凳子,一个矮桌子,周围全是拿长qiang的兵士围着考场,然后开始入场,要搜身,第一次考举士子也没想过准备作弊。
所以进场只要没带兵器佩剑都让进去,考官大声喧读考场规矩,然后就是发卷,当考生发现是白纸做的卷子时也很好奇,每人两张卷子,坏了一张还可以再用一张,而每张纸的左边有一条黑线弹过的区域是专门写名字的。
这是张杰设计的。用做木匠活的墨线在纸上拉直画一条线,就像后世的装订线。考官先告知,名字只能写在线外,因为要糊名,如果写在线内考卷作废。并且在入场时有几张样卷给大家看。
当考场一声铜锣敲响。俩个工作人员抬着一块大大的用木板做的黑板,上面是题目,第一题是论语中的题目,这个读书人一般能答好。
第二题是,经义中的几句解释。
第三题是策论当前局势。第四题是一道九章算术。
就这四道目,黑板上的字每个都很大,俩人抬着,又到处走了一圈,让每个人看清题目。
考试时间是两个时晨。一般人半个时晨都能做完。这第一轮比较简单的,张杰主要是看后面两轮。
当有人交圈后,慢慢的陆陆续续开始交圈,考完后出了考场,就像后世的高考,有高兴的就有失落的。
当沮授向张杰汇报情况。正在阅圈一千多份圈子十来个人,也就每人阅一百多张,一天就足够了。
沮授在问张杰在一千多人里选多少进入第二轮。
张杰道:第一次嘛,多选点,选五百人进第二轮。第二轮选二百举人。
第三轮,选一百名进士。选少了,怕让考生心寒。选太多又怕滥竽充数。
第三天上午就开始放榜了,当众多考生看到榜上有自己的名字,高兴的跳起来,落泪的不在少数。
考上第一轮就是秀才了。当五百秀才,被一一叫出,然后把名字帖在几块大黑板上整个放榜点都沸腾了。
这五百人意未着起码都是秀才了,但是他们也清楚,这秀才和朝廷的秀才是两回事。
朝廷的秀才叫茂才,那是可以直接当官的,这的秀才只不过是考过第一伦而已,还有两轮呢。可就是这样也让很多寒门子弟喜极而泣。
当张杰拿着这份名单也在查找看看能否找到历史名人时,也笑了,虽然没什么大鱼,但小鱼小虾还是有几个的。其中有九江蒋干,
零陵蒋琬,张杰笑了,能挖一个历史上蜀国蜀汉大司马,张杰能不高兴吗?
第三天考试,比第一场快多了,因为人少了一半多,只有五百人,不过今天的题目要难一点。
蔡邕这老家伙硬加上了他的经义,张杰本不愿意,可老家伙道:不加老夫就不当这主考了,张杰见他撂挑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