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日娱风云>第十六章 侯孝贤的前车之鉴

林海突然发飙,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在场的近百号人,除了井关惺懂些汉语,其他人根本听不懂林海和陈楷歌说了什么,本来就很好奇,这下更好奇了。

大约是林海身上犹如实质的怨气太过浓烈,没有人敢去拦他,纷纷将陈楷歌当成了解惑对象。

一个记者问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陈导,你们刚才聊了什么?”

陈楷歌被他打扰,才从莫名震撼中回过神来,叹了口气,说道:“他给我上了一堂课,对我的触动很大……”

说完,不理会记者们的追问,快步离开了放映厅。

……

林海发了一通飙,出了剧场就后悔了。

“这事闹的……”

他苦笑着拍了拍脑袋,坐在花坛边,出神的望向天空。

冷静下来想想,他刚才的话太偏激了。如果说洋人的奖项都是骨头,那他算什么?

他一心想攀上日本娱乐的高峰,不也是为了争口气?就许他双重标准,不许别人为国争光?跳出泥潭说得好听,你又为泥潭做了什么?

天底下没有这种道理!

林海懊恼不已,猛地站起身,结果差点和大岛晓美撞个满怀。

大岛晓美问道:“你没事吧?你们说了什么,怎么发那么大脾气?”

林海答道:“是我一时想不开,闹了情绪……对了,里面怎么样了?”

“你还问呢!”大岛晓美瞪眼道:“你大吼一通,别人都吓傻了,我出来的时候还听见有人说,这个配乐师真有个性,连国际导演都不放在眼里……”

听她这么说,林海更头疼了。

自己一时嘴快,搞得陈楷歌下不来台,也不知道那些无良记者会怎么写。

希望现场没有中国记者,不然传回国去,自己恐怕要被扣上汉奸的帽子,那真要自绝于人民了。

……

正在头疼,陈楷歌和井关惺迎面走了过来。

“陈导,”林海连忙迎上前去,不好意思的说道:“刚才一时冲动,实在非常抱歉……”

“少来这套!”陈楷歌佯怒道:“刚才不是挺拽?这会儿怂了?”

说完,哈哈大笑,接着道:“正要找你,你嘴上痛快了,我还有一堆问题呢……”

……

“荆轲刺秦王?”

林海跟着陈楷歌来到他下榻的酒店,老陈一句废话没说,直接塞给他一个剧本。

“这是我接下来准备拍的电影,你看看。”

看看就看看。

林海也不废话,直接翻看起剧本。

过了一会儿,林海合上剧本,欲言又止。

陈楷歌不满道:“有什么话就直说!”

“那我可说了。”林海扬了扬手里的剧本,说道:“作为艺术片,很精彩,作为商业片,很失败。”

“怎么讲?”陈楷歌也不着恼,虚心问道。

林海说道:“原因放在一边,我想先问陈导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司马迁的《荆轲传》里,谁是主角?”

“《荆轲传》,主角当然是荆轲。”

“那么第二个问题,荆轲在大众眼中,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这个问题同样毫无难度,陈楷歌不假思索道:“悲剧英雄。”

“好。”林海拿起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荆轲,悲剧英雄”几个字,而后说道:“悲剧英雄也是英雄,所以——”

林海用笔将“英雄”二字圈起,说道:“这是一个富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迎合了大众的英雄情结,所以时至今日,人们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依然会感到心潮澎湃……”

林海话锋一转:“但是,您这个剧本却不是以荆轲为主角。”

“没错,这部戏我是以秦王嬴政为视角……”

“这就是败笔所在。”林海示意陈楷歌稍安勿躁,接着说道:“我能明白您的意图——秦王作为帝王,他的人性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荆轲,更具有艺术深度,同时,他还是事件诱因和核心人物,贯穿始终,可挖掘的戏份也比荆轲更多。但是,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让他们在九十分钟时间里理解这么复杂的人物,恐怕有些强人所难。最重要的是,你还打算在海外上映。”

林海转向井关惺,说道:“井关先生,你是日本人,你告诉我,日本有帝王吗?”不等井关惺开口,林海补充道:“准确的说,是那种一言九鼎,流血漂橹的帝王。”

井关惺很茫然,也不知道是因为听不懂,还是想不出答案。

林海又转向陈楷歌。

“日本最有帝王气质的,大概是丰臣秀吉,但是和中国帝王比起来,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枭雄。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中国的三国史最有认同感,如果陈导以曹操为主角,票房应该值得期待,如果换成秦始皇……”

陈楷歌咀嚼着林海的话,自言自语道:“认同感……”

“是的,认同感。”林海点头道:“一部优秀的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广泛的文化认同感。我举几个例子——《坦泰尼克号》,主题是爱情;《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是自由;《阿甘正传》,主题是‘勤能补拙’……”

林海一口气举了好几个例子,而后说道:“这些电影的共同之处,就是承载了普世价值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对于爱情、自由、勤劳等等,都有相同或近似的理解。情节编排上也是如此。拿《阿甘正传》来说,我从中看到了中国的愚公移山,日本的稻草富翁,西方的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侯孝贤的前车之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