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御书房。
天顺帝的咆哮声几乎将房顶掀翻,巨大的声音不断回荡着,不断冲刷着在场朝臣的心脏,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经是大汗淋漓,深感压力巨大。
“现在雁门关正在告急,这一封封的告急是什么,这是我大明将士的鲜血,是大明将士的累累白骨!”
天顺帝大声吼道:“到了现在,山西总督率领的主力大军正在大同镇城和十万鞑靼部铁骑血战,而雁门关内只有一万多天策军将士,面对数万鞑靼部精锐的猛攻,而兵部竟然连援兵都还没有调集完毕,难道要等到雁门关失守之后,你们这些朝臣才能想出对策吗!”
此时的兵部尚书名叫李贤,李贤生于成祖永乐六年,宣德七年李贤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登进士第一。
而后已经为官的李贤便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当时少师杨士奇想见他一面,李贤竟然不去,可见其秉性刚直。
正统初年,李贤便曾上奏正统帝,说道:"鞑官住在京师的人数已超过一万,指挥使每月的俸禄三十五石,实际支给的仅一石,鞑官反而实际支给十七石五斗。这样一个鞑官相当于十七个半的京官。应逐渐把鞑官迁到外地,以节省繁重的开支,并且可以把消除祸患于未萌芽状态。"
但是当时的正统帝没能采用此议。
当时,朝廷诏令说文武大臣的诰敕,不任满九年不授予。李贤又是上奏说道:"以九年为限,有的任官不能满期,有的因为亲老等不到年限,这样得不到诰敕的可有十之八九。这样做无法劝励臣下,请仍以三年为期为便。"
正统帝这次便听从,之后李贤便升为吏部考功司郎中,后又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
正统十四年,正统帝在权宦王振的怂恿下下令亲征瓦剌,当时本应随征的吏部侍郎因病告假,于是由李贤扈从。同年,"土木之变"爆发,明军全军覆没,李贤等少数人死里逃生,回到北京。
景泰二年二月,李贤上书提出正本十策,即:勤于圣人之学,听从规劝,戒除声色等嗜好,断绝玩好,举动谨慎,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
景泰帝看后很是赞赏,命翰林抄写好放置于左右,以备阅览。不久他又上书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景泰帝颇加采纳。
同年冬,李贤升为兵部右侍郎,转调为户部右侍郎。
李贤在改任吏部右侍郎后,他选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可以效仿的行事作风,编成《鉴古录》,上呈给景泰帝。
后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位。天顺帝复位后,命李贤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不久,李贤升为吏部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他的奏对都切中机宜,天顺帝非常宠待他。
河南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天顺帝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中饱而不赈贷,坐视百姓死亡,这是因噎而废食。"天顺帝于是命增拨银两。
当时石亨、曹吉祥等人弄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天顺帝的提问,因此对石亨等人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不过虽然李贤为人正直,但是在处理如同眼下这样大决断的时候,李贤便显得有些优柔,凡事都想要处置得万全,但是在眼下军情紧急的情况之下,这样的做派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兵部尚书李贤和下属,以及户部、吏部等相关人等商议了许久,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只是提出了从河南抽调三万兵马北上支援雁门关。
至于驻守山东的数万天策军将士,李贤的意见则是暂时不要调动。
天顺帝听完之后,当即大怒不已,眼下山西的战事已经是危机四伏了,山西总督刘君韬率部正在和十万鞑靼部铁骑血战,雁门关也是被鞑靼部铁骑猛攻不止,这样危机的情况之下,兵部的对策竟然只是从河南征调三万兵马而已,这样的对策实在是不能让天顺帝满意。
“不行!绝对不行!”
天顺帝大声说道:“此番支援雁门关和大同镇城,必须要征调精兵强将,朕决定从宣府镇抽调兵马支援大同镇城,从山东抽调驻守天策军火速支援雁门关!”
“陛下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李贤当即说道:“陛下,按照眼下的战局来看,兵部已经有了决断,此番鞑靼部大军大举南下入侵,而且还大举分兵,这分明是调虎离山之计!臣担心,一旦朝廷从山东和宣府镇等地抽调精兵强将,鞑靼部或有埋伏还没有出击的铁骑,这些奇兵极有可能调转主攻方向,趁机攻打宣府镇等地,毕竟鞑虏都是铁骑,我朝兵马追之不及啊!”
天顺帝闻言也是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朝廷兵马便不予应对了?就等着山西将士血战到最后了?”
在场的几名将领则是对兵部的意见不予认可,众人认为如今鞑靼部内乱初定,这分兵两路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是鞑靼部的全部兵马了,不可能再有富裕的兵马伺机而动,所以朝廷必须尽快调集精兵支援大同镇城和雁门关。
没过一会儿,这些将领便和李贤等兵部官吏争吵了起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天顺帝见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一时间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自己也不好下决断,毕竟前有土木堡之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