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恐怖悬疑>明末汉魂>第三十二章 推心置腹

月落乌啼,运河从县城贯穿而过连通南北,城墙上灯光点点,巡夜的军士在吹面不寒的春风中交谈着,口中提及的多半都是红薯的推广却不知道制造一幕的人就在县城宅院内商谈着天下大事。

院子里有晕黄的灯火,石桌石凳不远区域是一株参天古树,比较吕梁的山地和云内州,河间县城内的春意更加盎然,嫩叶完全舒展了开来。

星光被遮挡了半边,另外的一半从细小的嫩叶间漏了下来,落在文无忌、朱由检身上。

外围的预警扩大了出去,先前部署在房舍四周的侍卫溶入到更加深远的夜色当中。

宅院只有文无忌和朱由检两人。

文无忌将云内州、田家庵的战事部署改动后虽然言简意赅的陈述,但情节还是将朱由检吸入了进去,撇开身份,十七岁的信王就像一个听故事的少年,激动、紧张之情溢于言表。

当朱由检听到利用牛群杀伤女真骑兵,山谷埋设**伏击时人‘啊’了一声,随后拍着大腿说道:“妙,妙计”

陈述的最后,朱由检得知文无忌收拢了打散的林丹汗麾下多名悍将。

想了想,朱由检问:“女真大军依旧陈兵在乌海,先生南下,林丹汗麾下将官是否可靠?招揽不久,怕人心不稳”

笑了笑,文无忌说道:“历朝历代,都不乏帝王千金买骨之说,千金能买的了,那就不叫忠骨。武将的能力有高低之差别,但需求都是简单到极致,无非就是信任而已,你信任,他便会将心挖给你,叛乱是如何发生的,是将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力不胜任,人便荒唐了起来。林丹汗不知生死,如若还活着,十有**将逃亡向青海大草原,刺邑大军覆没,知道自己无法寻找林丹汗,女真又是生死之敌,国恨私仇,留在云内州牵制对抗女真,对刺邑来说就是忠和义,最好的选择。能做这种选择的反而是非同寻常之人,因为要面临不解、误会、猜疑。刺邑不会产生人心不稳的一幕,只会刺激还留在云内州的义士同仇敌忾。”

字里行间的意思有些朱由检能意会,有些只能朦胧的感受。

文无忌手指在桌面画出一下,随后说道:“驭人,首先要了解手下人员的特性,随后要知道人普遍存在的各种需求,生活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都是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位当中体现而出的动机追求,每个需求都有对应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很长,十多年,也可能很短,一年半载。知道阶段内手下或者民众的需求,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便简单了起来,赈灾当中的民众需要什么,不是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是生活需求。手工作坊主又需要尊重需求。你能让灾民活的下去,灾民便信任你,感激你,你让手工作坊主感受到经商和格物创造不是歪门邪道,不堪伎俩,他们同样会感激你,安心经商,创造发明,那么商业发展便会可期,创造发明也会蒸蒸日上。如果从法令层面再给予支持,发展便更加的可期待,朝堂官员需要的是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有严格行之有效的监督、考评机构,甄选的官员大致都会身怀才学,给他们一个发挥的平台,公平公正合理上位的机会,问题也迎刃而解。”

文无忌微言大义,深析浅出,朱由检能明白多半的内容。

灯光下一副受教的姿态,人想着文无忌这是就改制层面给自己建议。

想了想,朱由检说道:“皇上支持局部改制,赈灾之后世家积累有大量田地却又将田地纳入士绅名下避税,这如何应对。”

文无忌问:“王爷可知徐大人”

想了想,朱由检说道:“徐光启”

文无忌点头:“对”

“徐大人归隐已久,早些年是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朱由检如此答复,却不知道文无忌提及徐光启和解决士绅田产避税问题有何种关联,不过没有诧异文无忌知道徐光启。

南迁北移,南下的线路途径松江府,文无忌知徐光启也在情理之中。

“徐大人耿直,虽然年迈但精力尚存,徐大人归隐多半也是被遭谗劾去职。王爷推广红薯,农业改制,有徐大人相助事半功倍,我是零散的搜集有徐大人所著农政全书资料,徐大人所著,比较日不落、高卢鸡等国相同范畴类书籍其全面性、科学性更是超出,徐大人是国之大才,当重用,按照徐大人农政全书所提及,科学种植施肥,田地增产明显,红薯并不能替代粮食,只是补充,所以在耕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要想尽办法增加产量,产量提升,民众在相同自然环境下便有增产带来的抗风险能力,也会避免田地的流失,对于稳定粮价格更有基础作用,这是第一步。”

“如何避免世家利用规则将田地纳入士绅名下避税,一劳永逸的决绝问题,八个字,依法纳税,人人平等”

“啊”朱由检大吃一惊。

文无忌正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依法纳税,人人平等”

“会乱了的”朱由检说道。

“眼下是会乱,但日后未必,如果王爷以身作则,依法纳税呢”

“这样也可以?皇上是不会支持的”朱由检思维彻底紊乱。

“如果王爷会成为皇上呢?”

“文先生不可大逆之言”朱由检色变。

文无忌笑了笑:“王爷认为大逆之言,但此时顺天府恐怕有为数不少之人在思索这个问题”

没有道:“我说京城之事十万火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