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汉国相董仲舒>第019章 修身齐家.

有些醉的大王,听了董国相这一小插曲,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大王笑得有点不是滋味:“你还是大汉大儒了,当个国相当成这样,你要是让主父偃知道不笑掉大牙。”

董国相知道大王会趣笑他,反正喝了酒,脸皮也就厚了:“大王你笑我没事,只要不被主父偃笑就行了。但你想过没有,你这笑我,也等于笑你自己。”

董国相这么狼狈的一曲,不是他自己造成的,怎么与他大王有关了?

“此话怎么讲?”大王想不通,马上问道。

董国相解释道:“我回去时,连我孙子都嫌弃我,可想而知我那窘相是何等的可怜了。你江都国的国相落得如此地步回长安了,我没脸面,难道你大王刘非有脸面?你刘非把如今的大儒,逼到如此境地,你伟大吗?别人会说你是一位好国王吗?”

大王一相也是,如果这让皇上看到董国相这模出现在皇上身边,皇上第一反应的不是他董仲舒无能,而且江都王刘非无德,怎么这样对一位大儒?

你兄长这样对待我派下去的官员,不等于不把我皇上看在眼睛?你不把我皇上看在眼睛,我还把你一诸侯王看在眼里?……

大王不敢想像,要真是皇上知道了,恐怕真的后果不堪设想。

“董国相,你确定皇上不知道?你确定卫将军或者郭大侠不会说到皇上那儿去?”

大王刘非这样一想,真的担心起来。

当时的董国相,与卫将军和郭大侠,那是交待得一清二楚,凭董国相与卫青的关系,说好了的事应该是不会说的。

但董国相与大王是另外一种口气:“卫将军应该不会说,这郭大侠我就难保证了。如果你想这件事不留后遗症,我建议从现在开始,你要修身,多做好事。你要是完善了自己,行为有规范,为黎民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就算这件事传到了皇上耳里,皇上也不一定相信,或者当别人是在开玩笑……”

大王现在感到后悔了:“我当初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冲动?要安排赵内官去处理你。还好有人抢先一步。现在细细想来,应该就是陈太傅把情况透露给了陈武。看来是自己性子太急,没有好好想一想。”

大王的好好想一想,不知道会想什么?董国相要知道他的想法,就追问:“如果你要想,你会怎么想?”

大王此时知道要想什么。

大王细细想来,觉得王后的死并不是董国相的责任。首先他董国相是不会害王后的,他们无怨无仇怎么会害王后?他不但不会害,他一来就想着为王后治病。二来惩罚太子刘建是他的职责,他下这样指令是职责所在,目的是把案情处理好,并不是想把太子打昏打残打死。三就算他董国相有责任,他大王理性一点、有修养一点,可以坐下来谈,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这样下来也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大王知道后海自己,董国相知道大王还是有药可救。他示意其他人退去,他要与大王谈事。

在大王一番细细想来之后,董国相谈起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这本儒家书籍你看过吗?”董国相问大王。

“儒家的书我看过《伦语》,《礼记*大学》就没看过,是不是讲怎么理性的?我办事还真缺乏理性,要不国相把介绍介绍?”大王谦虚起来。

“处事要理性,是很重要的。有些事多想一下,处理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要培养自己的理性,就得好好学一学这本《大学》。”

接下来董国相就为大王讲起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物格而后知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降低自己的yù_wàng,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

大王听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了兴趣。这是一个过程。在大王看来,那就是把自己修养好,管好王府,再治理好江都国,最后平定天下……

董国相说的平定天下,是指天下百姓生活好起来。可是,大王听了觉得是董国相暗示自己,要是把江都国治理成大汉第一国,那不就是平定了大汉的天下……

大王理解董国相,现在他理解的平定天下,是指让百姓的生活好。一旦他刘非真的把江都治理是大汉第一国,到时候的平天下,就不指是让百姓生活好起来这么简单了。

董仲舒越来越像管仲了。

大王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但主要意思还是清楚的。董国相的意思不就是要他自己提


状态提示:第019章 修身齐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