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汉国相董仲舒>第023章 寻剑目的

许茂到欧氏铁铺寻剑的事,很快就传到赵内官那里去了。

赵内官与欧氏铁铺有关密切的关系,铁铺有什么重要情况,他们会及时向赵内官汇报的。

以前有人找过夫差剑,但大王知道后并没引起重视,但这一回不一样了。他联想起微服去大王庙时,遇到道士提醒他找剑,难道那道士还跟第二个说了找剑的事?

现在就出现了寻剑的人,从铁铺师傅那里得知,那口音是闽越人。难不成,吴越之地真的要出现双剑合一的局面?

大王知道情况后,觉得事态严重。他猜想来寻剑的有可能就是东越王余善指使的,因为现在的繇王是无绪的后裔,他们是服从大汉的,没有那种野心。

余善此人野心可大了。表面上他为朝廷杀了入侵南越国的郢王,但实际上是他实现野心的第一步,他悄悄派人来寻剑,可见不一般。

这是不可轻视。

大王组织陈太傅,赵内官和成士几个亲信,研究讨论一下对策。

陈太傅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与董国相商量一下,让董国相直接向朝廷报告,让朝廷知道余善不但收藏越王勾践剑,还在寻找夫差剑。

闽越国都还是怕朝廷的,汉军一出动他们就不敢轻举乱动。前几年闽越王郢,看老南越王死了,新王年轻力薄,他们就想侵占南越王。

大军还真出动了,皇上刘彻知道后,坚决不同意。派了两路汉军要来打他们。毕竟汉军的实力远在闽越国之上,吓得他们又打道回府,不敢进军南越国。

依靠朝廷来治理东越国,是一个方法,但赵内官觉得不妥。

欧氏铁铺虽然听出来寻剑的人是闽越口音,但还不能完全肯定就是东越王余善派来的,也许是闽越人有私人为了收藏夫差剑的行为,要是就这样草率上报朝廷,朝廷一怒之下又派兵来攻打东越国,结果不是别人东越国的错,这样的责任我们承担不起啊。

赵内官分析得也是有道理的,大王很赞成暂时不上报,如果要上报一定要拿得出准确的证据。

在这几个人当中,成士最年轻。但成士有一特点,他在外面跑的多,见习广。在许多大王的谋士当中,大王爱听他的观点。

成士一直没吭声,在注意倾听陈太傅与赵内官的意见。

以往的成士,发表意见都是在听了别人意见后,再结合自己的观点综合分析,再得出结论。

可是,这一回不同了,他是先带着结论来的,他的结论就是,要把柳庄主的观点,灌入到大王的脑子里。

成士注意着大王。他猜想大王一会儿就要叫他发言了。成士不能主动发言,要等大王叫他了,他才说,这样就没人认为他有什么目的了。

不一会儿大王果然说:“成士,听说你又出去周游了一圈,脑子又充电吧。现在就是寻剑的事,你发表一下意见吧?”

成士在想,一个说要上报朝廷,一个的意思是弄清楚后再报。看来他们报是肯定的了。

在成士想来,此事不能上报。你一上报,皇上就会插手。等到皇上插手,大王就没用了,还有可能牵涉到其它方面的工作。

可是,柳庄主给他的指令是让大王寻剑。

怎么不让他们报,才能让大王也寻剑?

成士就开始分析起来。成士说现在皇上要与匈奴作战,就算真是东越王余善在寻剑,皇上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付东越王。余善可能也是听两剑合一,是他称霸吴越之地的象征。如果他找不着夫差剑,估计他是没有理由称霸的。

所以成士的观点,要大王也组织人员找剑,先把流落在江都国的夫差找到,让东越王余善得不到夫差剑,他不就没有理由称霸吴越之地了?

大王觉得成士的观点不错。因为大王也想得到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要是自己有了这双剑,不是也有理由主宰这吴越之地?

大王定舵了:“还是采纳成士的观点吧。我们想办法先找到夫差剑。赵内官组织人员到民间寻剑,陈太傅查那道士的下落,成士这几天把你周游情况向我好好说一说。”

成士听了大王的安排,心里有些冒汗。这要是查到那道士是假的,那就不好办了。

看来要道士离开江都国了,反正他也位游侠,到处走的,只能去他国躲一段时间了。

简单思考了一下道士的事,成士就开始向大王讲述东越国的情况。

东越王余善是位在野心的大王,他不但大力发展农业,还加强军事力量。在农业方面,他们不断地改善生产工具,现在东越的农业军事,都在讯速地发展。

军事上大量扩军。在乌坂城(今邵武市),大潭城(今建阳大潭山),汉阳城等三城,新建了军事要地;在海边建立了强大的水军……

在军事管理方面,以黑军与白军分别训练,然后进行比赛来促进士兵素质,提高战斗力。余善为王几年来,部队的战斗力就大大提高了。

大王刘非听后,很是佩服余善,心里在夸他是个好王。

这个家伙要是这样发展下去,等到军事强大了,会不会又出来一个郢王,要入侵南越国?甚至入侵他江都国吧?会不会他自己独立起来?

大王刘非为此沉思起来。

大王的沉思在十几年后得到了证实,东越王余善最后发展到刻“武帝“玺,自立为帝,起兵汉朝。这时的西汉王朝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状态提示:第023章 寻剑目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