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大唐行>第2章 张威其人

等了一个上午,终于有一个基本像样的人要当兵,军官的两只眼睛犹如聚光灯一样,发出灿烂的光芒。

上上下下的把眼前的年轻人打量了一番,这位兄弟虽然长得磕碜了点,但基本条件还是符合要求的,至少个头是符合的,身材修长,跑跳应该没什么问题。

再一看这身打扮,更是心花怒放,好家伙原来是个乞丐。

乞丐好啊!正是我们所需的紧俏人才,简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士兵中的极品。

为什么呢?

因为自从大唐实行募兵制以后,各色人等都有了当兵的可能,但有家有舍的人当兵负担总要比那些流民和乞丐要多得多。不说别的,人一旦有家有舍、有妻儿老小、有父母双亲,负担也就重了。上了战场,刀剑是不长眼睛的,倘若战死,光抚恤金一项都是朝廷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是像此人一样的乞丐来当兵的话,事情就好办多。

这些人没有家,没有舍,没有老婆没孩子,甚至连父母都没有,即便是战死了,事情就好处理多了。

死了就死了,大不了当官的把他的名字从士兵的名册上划掉就行了。

易如反掌,一笔就了。

多好的事情啊!

不但省去了抚恤金,还减轻了军队的负担,于国于家于自己都是难得的好事。

如此以来,那些在军中当官的恨不得天下所有的适龄男子都是乞丐,都来到自己的军中当兵。

现在,理想中的人选终于来了,募兵的军官高兴坏了,睁大眼睛把对方再次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嗯---,标准的穷三代,这个人我收了。”

随后,募兵的军官对手下道:“这个人我收了,你把他的情况登记一下。”

“诺--”手下答应一声,对乞丐模样的年轻人呢喊道,“哎--,叫你呢,过来登记。”

乞丐来到登记的桌边。

“你叫什么名字?”

“张威。”乞丐模样的人回答道。

“哪里人士?”

“京兆长安人。”乞丐答道。

嗯?

这家伙竟然是长安本地人。

负责登记的士兵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这个名叫张威的男子,眼中满是疑惑。

长安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寸土寸金的京都之地,这样的地方竟然会有乞丐?“你真是长安人?”

张威点点头,“我就是长安人。”

“既然是长安本地人,怎么会流落到这般模样,说说你的基本情况。”负责登记的士兵绝对不相信在京兆长安这样富得流油的地方会出现乞丐,这不是给泱泱大唐盛世抹黑吗?得好好问问他的情况。

负责登记的士兵拿出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准备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名叫张威的乞丐的基本情况。

说说自己的基本情况,说些什么呢?

张威抬起头望着大唐湛蓝的天空,努力的回忆着自己的经历。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就是长安人,而且是原汁原味的长安人,不过他不是大唐时代的长安人,而是今天的西安市人,住在西安文化氛围很浓厚的城南,那里汇集着西安所有的名校。

按说生活在这么一个文化气氛及其浓厚的环境中,张威不管怎么说也能够被熏陶出一点文艺的气息来。

可事情总有他另类的一面,生活在文化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张威却却表现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一面来,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张威总是以超乎常人的速度缓慢的前进着。

小学六年,要不是他老爹还有点面子,他一定会念上七年或者更长。

初中三年,这一次他整整念了四年,因为他的中考成绩实在是太理想了,没有一门能过及格线。

这一次老爹原本是想动用一下自己关系的,但当他老人家看到孩子的成绩之后,连出门的勇气都没有了。

丢人啦,这成绩咋让我跟人说呢?

孩子,要不是念你年纪还小,为父我一定会让你搏击长空、自由翱翔的。

罢罢罢,再复习一年吧。

复习的这一年张威还是下了点功夫学习的,毕竟比其他学生年长了一岁,懂事了不少,第二年张威终于以骑线的成绩上了高中。

骑线成绩好啊,永远不用为选择学校而发愁,西安的五大名校,当地的重点高中,以及著名大学的附中等等是绝对不会收留他的,要上也只能上那些一点名气都没有的学校。

不过上了高中的张威依然没有让父母省心,考试成绩始终徘徊在全校后几名。每次考试之后按成绩排名,从前往后数,一直要翻上好几页,甚至是十几页,才能够找到他的名字。

不过从后往前翻就好找多了,一般不会令家长失望,倒数第一页就能够找到,而且还在显眼的位置。

其实也不能说张威在学习上一点功夫都没下有,人家还是有自己特长和爱好的,那就是张威对历史的兴趣有着及其浓厚的兴趣。

语文我不爱,数学我不行,英语听不懂,政治不想学,最后就只剩下历史和地理了,在这两门课程中,张威尤其喜欢历史,特别对那些杂史野记更是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既然孩子如此喜欢历史,做父母的还能把他怎样呢?只好由着他习了。

第一次高考下来,张威就考出了令所有人吃惊的成绩,六门课加起来不到二百分,其中历史一科考了接近九十分。

孩子,就你这成绩,想上三本都难啊!

这咋整呢?

如此优异的表


状态提示:第2章 张威其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