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七杀恨>第一卷 铿锵行途 第三章 不太平
区。“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四尺,长八尺,画四时八节三百六十日十二时辰的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自家先人家庙香案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同时还可以“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走于乡间,或演出于戏台,增添节日气氛。男人们在“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竞相头戴着自家搭配的色彩艳丽的纯幡,也有自家用各色材质棉布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们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开始准备这一年的劳作。

当然,这制作春牛时也是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之天数;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时扬柳枝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堂议事上来。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当然要隆重了。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打春牛”起先是从打土牛开始,过了许多年,土牛又换成纸牛,一个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勾芒神”举鞭狠打,牛被打倒,纸被打烂,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又过了许多年,纸春牛又换成了真春牛。

从前,据说是有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之日,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勾芒神”正在用劲鞭打纸春牛,他觉得可笑,于是写了半首诗,题名叫春牛榜子,诗写道: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他上任以后,认真地关心起农事来,常常脱去官服,走到田间,跟农民一起谈桑论麻,还亲自跟老农学干农活。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春天,就把“迎春”的仪式挪在“立春”那天,既不垒土牛,也不糊纸牛,搬来了犁杖,牵来了黄牛,让衙役们弄个竹筒子扎在地上,里面装个绒鸡毛,看看究竟是什么时候立春。常言说,立春时刻阳气升,他守着竹筒等着,等到立春的时刻到了,只见那绒鸡毛轻轻地向上浮动,徐徐地出了竹筒,轻飘飘地上天了。就在那鸡毛轻轻地飘出竹筒时,他迎天抽了个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头落山时才回到衙门。晚上,他诗兴大发,提笔在上年写的半首《春牛榜子》诗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从这以后,人们就把立春这天叫“打春”。当然,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那叫个宜风移俗。

今年有私塾的何先生当值,自然是安排了有打春牛的事宜,乡县寄语,书院贺,咬春宴等等;最热闹的当数第二天的望山跑马了。


状态提示:第一卷 铿锵行途 第三章 不太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