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三十二章 帝国重臣
宜,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改革。

赛典赤向朝廷呈奏道:“云南诸夷未归附者还有许多,今准备让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听行省指挥。建议将大理(哈剌章)、云南地方的万户和千户改为州县长官。”

朝廷采纳了他的这些建议。

赛典赤将大理国的区域改设为云南行中书省,后来简称云南行省。他在全省设置郡县制,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削弱了一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用各民族的贵族头人与朝廷委派的官员相结合的方式任命官员,改观了一度纷乱的局面。

赛典赤十分重视培养民族官员。建立云南行省之后,除了省会中庆保留朝廷任命的流官,几乎所有的路、府、州、县的官员都是由原来的民族首领担任的,同时规定每3年对能安抚地方、使境内太平无事的人升一级官职。

1276年,赛典赤把省会从大理迁到了中庆(今天的昆明)。

他主持兴修水利。首先消除滇池盆地的水患,疏浚河流,建设坝闸节水分洪。其次重新修理大理国开挖的金汁河和银汁河,分流灌溉,使洪水受人的控制。再次在滇池的下游,清除出水口的淤泥、砂石,整治河道险阻,使滇池的水可以顺畅地流入金沙江,避免了城市涝灾,同时“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

历时3年、用工2000多人的宏大工程完工后,滇池周边的地区一片富饶景象,赛过江南的鱼米之乡。史籍上说是到了牛马成群、狗也吃肉、鱼虾之多可拿来肥田的地步。

入滇伊始,赛典赤积极兴办教育,创建云南历史上第一座孔庙,购买书籍,迎请四川教师,每期招收150名学生。不遗余力地传播先进文化。当地的少数民族也纷纷送来自己的孩子学习。

云南当时的风俗与内地不同,男女往往自相配偶;父母死则实行火葬,也不祭奠;当地不种植稻谷桑麻;子弟也不知读书。

赛典赤教他们行跪拜礼,婚姻由媒人从中介绍结合,死者以棺安葬,进行祭奠,教民种植。

云南民间习惯以贝为钱。官府计划发行纸钞,遭到了百姓的反对。

赛典赤如实向朝廷报告,请允许云南仍旧通行贝币。

云南的山路险远,盗贼出设,旅客通行十分不便。

赛典赤选择在一些适当的地方建立城镇,每个城镇以当地的酋长为吏,一人为百夫长,负责治安。如果行人在这里遭到抢劫,则要治问这二人的罪。

个别少数土著官吏抱怨赛典赤依法治滇,跑到大都向朝廷诬告他专断独行。

朝廷知道这是诬告,将他们押回云南送交赛典赤处治。

赛典赤却把他们全都释放了,仍旧委任他们为官。

这伙人叩头拜谢道:“我们诬告大人,本有死罪。今平章不杀,还让我们为官,我等当誓死报效。”

赛典赤主政云南的时候,云南周边的战事断时续,外交往来常存芥蒂。

藩属国安南经常发动叛乱。

湖广行省多次派兵征讨,效果都不明显。

于是,赛典赤派人出使安南,讲明叛乱必招祸、归服必有福的道理,约定与安南结为兄弟。

安南的国王非常高兴,亲自来到云南访问。

赛典赤到中庆的郊外迎接,以贵宾相待。

安南国王高兴地答应永远要成为大元的藩臣。

一次,萝甸发生了叛乱。

赛典赤率领元军前去讨伐。一路上,他面带忧愁,沉默不语。

随行的将官问他何故。

赛典赤回答道:“我并非为出征而忧,忧的是你们可能在战争中牺牲,忧的是你们会掳掠平民、使他们不得聊生,必将重新反叛,则又要兴兵征讨。”

元军围困了萝城三天,守军仍然不可投降。

元军诸将要求攻打萝城。

赛典赤没有立刻批准,而是派人前去劝降。

萝甸的酋长满口答应归降,但是,过了三天仍然不见行动。

元军诸将再次请求进攻萝城。

赛典赤还是不予批准。

一个将士不听指挥,擅自发起了进攻。

赛典赤闻报后大怒,立即下令鸣锣收兵,高声地斥责道:“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曾命我杀戮。没有主将命令而擅自攻城,当按军法处死。”

元军诸将急忙下跪叩头,请求等到攻下城池之日再行惩治。

萝甸的酋长听闻此事,不禁叹息道:“平章如此宽大仁义,我若拒不投诚是不应该的。”

于是,萝甸举国投降。赛典赤也释放了那些不听命而擅自进攻的将士。

赛典赤代表大元王朝,恩威并施,稳定了四邻。

从此以后,四周的各族部落相继归顺了大元。

各族部落的酋长每次来拜见赛典赤,照例都要贡献土特产。

赛典赤把这些进贡的土特产都分给了随从、官员或着贫民,自己不取一丝一毫。

赛典赤设宴慰劳各族部落酋长的时候,拿出最好的衣服和鞋袜与酋长们的蓑衣草鞋作交换。

酋长们见状无不心悦诚服。

1279年,赛典赤因病无常,葬于鄯阐北门。自发为他送葬的中庆百姓痛哭连日,泣声震野。

安南国王派遣12个使者身前来吊唁。他们身着丧服,朗诵祭文中

“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的话语,令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

忽必烈闻讯以后忆思赛典赤的功勋,下诏云南省臣全部承袭赛典赤制定的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帝国重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