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不能照着抄,因为它包含二战及战后的信息,且只属于比较浅显的科普性视频,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根本没有展开。
涉及到英国篇的,比如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进行,除了瓦特和君主立宪制外,到底还有哪些重要原因?
央视的《大国崛起》没有深入分析,而且为了减少负面影响,央视在关于各国的崛起过程描述中基本上只提光明的一面,对于那些黑暗部分几乎是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
对于央视这样的大型媒体来说,这样是无过,但对于封舟这样的“客座教授”来说,那就显得太干巴了,因此封舟借鉴其基本框架,然后往里面添加更多内容,并扔进去自己的私货。他的目的是通过各大列强的崛起之路,用来分析建言中国未来的发展策略,这样写出来才会更有影响力。
随着民国政府喊着“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调子,严厉镇压学生游行,终于过了十几天之后,学生们重新回到了校园。
而随着封舟的选修课英国篇讲述,听课的学生很快便增多起来,等他讲第三课的时候,教室内已经挤满了人。
“封教授,您讲的太精彩了!”
“封教授,英国的崛起如此精彩,不知道下一个节,您打算重点分析哪个国家?”
“封教授,您的武术社团还招人吗?”
……
下课后,学生们十分踊跃,围着封舟一个劲的提问。
毕竟大国崛起这个课题,整个世界都没有几个人搞,欧洲倒是有分析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资料,也算汗牛充栋,但是英法德美日的分析,则相对比较少。
即使有分析的,也只是一个笼统或者从一个角度,极少像封舟那样,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分析,笼的开又能串起来,而且内容精彩详实,引人入胜,每每能激发大家的强国热血之心。
好不容易摆脱完学生们,有两个外国人迎了上来。
一个是封舟的老熟人,《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编伍德海,他给封舟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笑道:“封教授,您讲的课十分精彩,对我们国家的分析实在是太精确了,简直是偏僻入里,令我非常的心潮澎湃。”
封舟淡淡的道:“谢谢。”
伍德海哈哈一笑,指着旁边那位道:“这位是《字林西报》的副主编杰拉德。”
“封教授您好。”
杰拉德热切的说道:“我十分喜欢您的《哈利波特》,实在是太精彩了。”
“谢谢。”封舟继续吐出两个字,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
因为他明白,洋人是无利不起早,来找他当然不会因为是自己的书迷,肯定有别的目的。
果然伍德海突然热切地说:“封教授,你的博学让我惊叹,我想邀请您为《京津泰晤士报》撰稿,希望能够刊登您的《大国崛起》。我甚至可以向英国《泰晤士报》本部推荐你的文章。”
杰拉德也连忙说:“封教授,我希望你的理论和观点能在《字林西报》上发表,尤其是您的《大国崛起》英国篇,我相信即使国内读了您的文章,也一定会惊叹于您的博学和才华。”
当封舟和两个洋人聊天的时候,不远处一群学生都是一脸惊讶。
“那两个人是谁啊?”
“你没听他俩自我介绍吗,是《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编和《字林西报》的副主编。”
“对,那两个人惊叹于冯教授的才学,正向他约稿呢。”
“封教授真厉害!”
……
两个外国记者同时约稿,自然引起了学生们的惊叹,连过来听课的几个教授讲师也暗暗钦佩。
没办法,以他们的文笔和才华,能在本地报纸上发表就不错了,外国的报纸根本就不会注意他们的文笔。
面对两人的邀请,封舟笑道:“我十分乐意我的文章出现在两份报纸上,不知……”
“和《哈利波特》一样,千字10元您看如何?”伍德海微笑着说道。
“《字林西报》也愿意出千字10元!”杰拉德脸色一正,急忙道。
往常人的稿费,即使如鲁迅这样的牛人,也只是千字6元,没想到京津泰晤士报竟然这么大方,张口就是10元。
这真是超级天价啊。
没办法,即使是超级天价,杰拉德也得跟,否则他就会沦为笑谈。
封舟笑道:“两位先生一起来找的我,那我也不愿意矫情,这样吧,我的稿件在《字林西报》和《京津泰晤士报》同时发表,二位觉得如何?”
伍德海和杰拉德对视一眼,似乎是取得了某种默契,点头同意说:“可以,就这么说定了。”
等到两个外国人离开,那个曾经质疑他的张讲师走了过来,笑道:“横舟兄,你已经可以和鲁迅先生比肩了。”
“汉藩抬举我,不过是我写的文章挠到洋人的痒痒而已。”封舟笑道。
鲁迅先生乃是民国文学巨匠,即使一百年后也是公认的大师,封舟不过是拾人牙慧,从心里就没想着和他比肩。
若不是因为写文章来钱快,名声大,他才不会做文人呢。
张讲师叫做张邺,字汉藩,因为经常仗义执言,被称作“南开四大奇”之首,此人在学术上眼里揉不得沙子,但是生活中低调忍让,也算一个正人君子。
自从封舟的第一堂课,被封舟驳倒之后,他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虚心请教,很快便和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