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回家……无论如何,她也要回去!
手起——
筒摇签落——
一支竹制的签片轻轻跌在柳曲木的桌面上,发出一声不大的脆响。
陶沝定睛一看。
掉落的是一支中平签,上题一行用蝇头小楷写成的签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作者有话要说:把这章补完了~下章让十阿哥出场~
6.9
呼呼,这是昨晚更的,先发上来,今天某唐在家无事,会努力更~
6.9
ps:回答一下提问想知道张明德一案资料的猫羔筒子:
筒子好像理解错了,某唐的意思并不是张明德一案与真实历史记载有出入,而是和雍正王朝电视剧以及某唐所看过的那些清穿写的有出入,真正历史资料上记载的事件真相并不像这些写的那么简单。
至于历史资料里面并没有专门介绍这块内容的,很多里面都会提到一点,但都不全面,筒子真要研究一定要把很多资料结合起来看,上下载 清圣祖实录原始资料,清世宗实录,康熙奏折御批,雍正奏折御批(这些有些网上可以下载到,图书馆要借比较麻烦,一般不给外借,买的话很贵),永宪录,还有一些比较古早的关于清康熙的文献丛编,最好是把这些里面提到这个内容结合起来研究。某唐原本觉得清圣祖实录算是满官方的史料了,但后来听说这东西貌似有在四四登位后被修改过n多处地方,所以现在又觉得也不太可信了。因此还是得全面的结合理解。(网上好像有推荐研究康熙历史的五本必备书选,筒子可以作参考,结合起来理解:1 孟昭信的《康熙皇帝》2 杨珍的《康熙皇帝一家人》3 徐广源的《清东陵史话》4 陈捷先的《康熙写真》5 白晋(法)《康熙皇帝》))
话说,某唐之所以不喜欢康熙皇帝,就是因为研究这些资料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康熙这个人实在多变,太子是有罪还是无辜,康熙的态度翻来覆去,八八有何罪状,他也是变了又变,反正给谁安什么罪名全凭他高不高兴。而且这家伙的晚期生活也是极其那啥荒淫的,对于后妃(特别是那些汉人后妃)当真是……?╯▽╰)╭,虽说人无完人,但皇帝神马的果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某唐不喜欢皇帝是对的!hoho~
还有,之前某唐提到张明德一案的时候可能用了比较搞笑的语气,其实张明德一案真实情形大致如下:
张明德是由阿禄荐于布穆巴、赖士、普奇;布穆巴带之往胤褆处,又普奇荐于胤禩。谋刺太子之语在普奇处、胤禩、胤褆处,均有直接提及。普奇对此否认,胤禩将张明德逐走,而胤褆处发展成“散帖招聚人众”。
初审时张明德未提在胤禩处所言谋刺太子事,一是为了减轻罪名,二是胤禩态度无不妥之处,所以略去不提。所以老八的罪是闻不上报,而不是参与谋刺。
布穆巴家 ->阿禄(布穆巴长史)荐于赖士->由赖士处往普奇处,住普奇家->普奇荐于胤禩,住胤禩处->言“后必大贵”及谋刺太子事->胤禩逐走张明德,转语胤禟、胤祯->张明德复回普奇处,或宿于外->布穆巴送其至胤褆处->与胤褆畅谈谋刺太子事,“耸动王听,希图多得银两”->“散帖招聚人众”->太子被废的同一则诏书中斥胤褆不能立为皇太子->胤褆荐胤禩、请杀太子->康熙怒,责其交由刑部,胤褆“详悉密奏”-> 胤褆锁拏张明德至刑部。
这个是某贴吧网友就这个案件总结的!其中有记载相关资料出处,属于比较可信的。具体的,筒子有兴趣可以去搜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