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鲁班的诅咒>第二册|17.邪雨下
生的掌握。

对于女人,秦先生是永不言弃的,所以女人手掌虽然溜出,却还是稍稍慢了一点点,女人看到自己解脱出的手掌无奈地接受并托住了秦先生奉献上的礼物。

从女人将秦先生扶起的那一刻起,两人的姿势就像是一段舞蹈,而且是中西结合的优美舞蹈,但这优美舞蹈只持续了这么一会儿,女人就高调地退场了。

献上的火花虽然只有碗口大小,可是这火花一到女人的右手中就繁殖了、发育了、膨胀了。女人不知是太激动还是其他原因,反正她真的很高调,那是一种和见到鬼一样高的声调。在这高亢刺耳的声调中,温柔的女人变成了一朵热烈的花,带着光明和灿烂,冲出了轿厅的里门,飞驰而去。

秦先生的手掌中始终托着那么一朵火花把玩,他能如此平静地面对这样热烈的花朵,是因为他在藤条箱里将手掌和衣袖浸足黄泉之前,他还做了一件事,他的手掌和衣袖上粘附了玉矾粉。

玉矾粉是天师法中火指透冰魂、火掌驱阴寒所必须使用的物什,它有隔热阻燃的神奇功效,先将其粘附在肌肤或其他物件之上,然后再裹浸上易燃的火油、磷粉之类物品并点燃,虽然火势烈烈,却不会烧伤肌肤和物件。《百代奇说》里有个传奇故事叫焚棺现阴书,那阴书就是因为裹附了玉矾粉才没被烧坏。

秦先生甩手灭了掌中的火焰,这一刻他忽然有了些感慨,自己忠厚老实一辈子,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屑小难止,原来以诈制人竟是这般轻松。

看看轿厅往里的宽大天井,看看正厅堂所有紧闭栅门,秦先生忽然变得无比自信起来,他告诉自己,闯得进去,肯定闯得进去,这好人要学坏学奸还不容易,我这一趟要让里面的那些人知道,只要需要,我能比他们更奸更诈,尔等能为,我更能为之。

江南宅子的天井一般都是高深面小的四水归一结构,这是为了尽量利用有限的土地多建房屋,同时因为这里的房屋不像北方,不要求太多光照,它需要的是尽量架高,以便通风防潮。所以这院子中看天,如在井中,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管这院子叫天井的原因。

秦先生却觉得这所宅子的天井颇有些北方风格,因为它大,很大,面积倒有一般人家园子天井的几倍。但它依旧给人高深的感觉,那是因为不仅仅轿厅和两层的楼厅很高,两面的围墙也非常的高。最重要的是轿厅、正堂楼厅以及两面围墙都有很长很长的檐额飞挑而出,并且四面檐额交搁在一起,将面积很大的天井遮掩去好大一部分。

秦先生是摔进天井的,并且摔倒后还连滚两滚。这样的滚动并不是因为摔出的力量太大,而是这两滚才可以滚到檐额遮掩下的阴影边缘。天井中没有被阴影遮盖的部分是一个平行的四边形,这是因为冬天白昼短,现在是下午,虽然还不算晚,但那光线就已经斜斜照下。

秦先生趴倒在地上没有能起来,而是重重干咳几下,然后狠狠地吐出一口带血浓痰。吐得倒也巧,正好在对面平行边的六分秤点上面。然后他又继续咳出三口血痰,每一口也都各吐在另三条边的六分秤点上面。

六分秤点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黄金分割点。秦先生的这种举动是有他道理的,他这是在寻找这天井里的风水眼。

这种说法是秦先生的习惯,他认为的风水眼在坎子行中就是缺儿。秦先生虽然到鲁家之后学了布吉一工,但他从没认为自己的本事不行,所以他不是将自己的风水术用于布吉一工,而是将布吉一工的优点和特点补充到自己的风水术中。

其实秦先生所会的风水术是唐代杨筠松所创的峦头派,也有叫江西派或赣派的,这门派还有众多分支,如形势派、形法派、切金断玉派。它在元代以前是风水门派里的领袖。由于元代时风水学的败落,峦头派也几乎消声灭迹。到了明清时候,风水重又兴起,但峦头派始终没有再像元代以前那么辉煌。因为它的风水理论与其他诸多风水门派相比显得非常高深,不易为世人所理解,还有明清开始出现了好多无真才实学单以巧舌诡辩欺骗世人的风水派别,这就让只有枯燥理论的峦头派更无立足之地了。

唐代杨筠松留下的学术著作有许多,像《撼龙经》、《撼龙十二问》、《青囊妙诀》、《金玉得法》、《天心经》等等。这秦先生大概也是极有天赋,对峦头派的高深理论不但读得懂,而且还读的很透。他学习此类方术时还偏偏选中了其中最为偏门的《金玉得法》来研究,这是属于峦头派分支切金断玉派的风水方术。

切金断玉,是要有很广的学识范围才可以操作的。因为它的理论里认为天下处处是吉地,只是有些地方存在着凶险的环境和晦恶的物件。从而破了应有的吉相。这就要将这地块合理分割并利用方向和地势的改变,让它躲开凶险,恢复吉地功效,其次还可以去除恶破或有相应物件镇住恶破。就是为了能对付恶破,秦先生这才上龙虎山学天师法的。

切金断玉这种方术虽然精妙高深,但早就不为别人所知,更为世人难以理解,所以没有人会相信什么地方都是好地的这种说法,更不相信按他的摆布可以将凶地变做吉地。在加上秦先生又不是巧舌如簧蒙骗诳拐之徒,什么都据实而言,好多说法都让别人家不喜忌讳,所以他在学成之后浪迹市井多少年,这手绝技就没派上过什么用场。

状态提示:第二册|17.邪雨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