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我的相公是诱受>第 22 部分阅读

掌权人?

有了多方支持,再加上玉牌,她才能名正言顺坐上那个位子。

可是子华呢?子玉似乎原有打算将宋氏交到他手上,可是为什么又一面教他,一面防他?

到底……

到底他瞒了自己多少事?

袁曦烦恼地叹了口气。

相公。你娘子真的不聪明。你留下这么多谜题,我解不开呐……

谭默看着袁曦脸上变幻莫测的表情。忍不住开口说道:“少夫人不必考虑太多,只须回答,做,还是不做?”

袁曦茫然道:“我怕我做不到……”

“做,还是不做?”谭默再问一遍。

“我不想做。”宋氏、南方商会、陈国半壁江山,自己只怕担不起。

“可是我不能不做……”天佑宫,皇帝,自己都惹不起。

袁曦叹了口气。“我做!”

谭默笑了。“少夫人其实无须担心太多,你不懂的,有谭默告诉你,宋氏遇到困难,还有天佑宫为助力。老爷已经同意了你的身份,你的阻力又少了一层。”

“子华呢?他会怎么想?南方商会,各方主事,他们会同意让一个女人做掌权人?”袁曦不乐观。

“这半年来,子华少爷确实做了很多,南方商会和各方主事或许都会倾向于支持他,但是你有掌权玉牌,有老爷支持,同样可以一争!”

“争?”袁曦一笑,“果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十二章 账本

天色未暗,谭默就亲自送来一叠资料。

“这是各方主事的资料,包括年龄、喜恶和从商经历,了解这些有助于和他们谈判。”

袁曦翻看一下,竟有十三本之多。

谭默看出袁曦的惊讶,“十三个主事,前两三面的个人档案,后面经营情况。”

袁曦苦下脸,“我怎么看得完,只剩下四天了。”

谭默无奈道:“能看多少是多少,至少需要看完个人档案。”

袁曦叹息着点点头。谭默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明日把南方商会的资料送过来给你。”

“啊……”袁曦一声惨叫。

人是潜能的,这种潜能往往在绝境中会被激出来。

手一松,第五本资料册落到地上。

松了松筋骨,袁曦疲惫地叹了口气。

上一次这么拼命是什么时候?

大学地考前突击……

太久没用地知识几乎都忘记了。看了五本资料册和账本。曾经学过地知识又慢慢清晰起来。

虽说大学教材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但是也算垫了底。让自己在接触到实际操作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里地记账方式大略上中国唐朝时候地记账方式相差不多。采用地是单式记账方法。对记账符号地具体运用已能够根据会计事项地具体内容而较灵活地加以掌握。并且在会计记录中采用了一套会计体数码字。相当于中式数码字地繁写体。用以防止他人通过篡改会计记录。贪污盗窃国家财产。

这样看来。这时地单式记帐法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从袁曦过于现代地角度来看。这仍然十分落后。过于简单。也过于复杂。那些繁复地字体。竖排记录。看得她两眼花。四肢颤。恨不得扔书闭眼。可是想到将来要看地还有千千万。她只能无奈叹气。坚持下去。

不行,一定要改变,不然她就死定了……

听谭默说这里采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并且之前仍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时期,翻看那些买来地书,想必这里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展到一定程度了。

雕版印刷术始于公元三世纪的晋代,中国最早现的雕版印刷本是唐朝的《金刚经》,但是雕版印刷在唐代尚未盛行,事实上。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才展到全盛时期。

比照记账方式和印刷术的展,袁曦大胆估计陈国地展程度和中国唐朝差不多,那如果要改进记账方式。显然不能一步登天、揠苗助长。商品经济的展尚未到使用复式记账法的程度,那么只能在单式记帐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了。

宋代和唐代的记账方式没有太大区别,明朝的倒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中国民间会计中,以商业会计为代表所运用的传统记账方法是收付记账法,它的会计记录较为整齐划一,对于同类账目地汇总简便易行,其会计报告的编制也一目了然。日常的会计记录区别于月结、季结、年结和会计报告编报,前大都以“收、支(付)”作为记账符号,后则多以则多以“入、出”作为集合账目地标志。这种做法普及于明代。并且一脉传承,相沿不改。

明代记账方式既简明扼要,又能够较为完整地、正确地反映会计的对象,和唐朝时的记账方式有相同之处,在今后的时间里逐步改变,应该能够为其他人所接受。

至于账簿格式,也该统一改改。心堂印一批过来应该没问题,不过格式还要自己画……

袁曦呼了口气,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趁热打铁。把刚刚想好的东西记下来,否则一觉醒来,就不知道还能记得多少了。

袁曦走过屏风,芸娘已经睡着了,看看时间,已经三更天了,自己真是不容易啊,也辛苦芸娘陪着自己了。

磨墨,袁曦打开笔盒。里面一些羽毛笔是之前吩咐人做的。为的就是有一天能用得上了。

待写完那些条条杠杠,又画过几张账簿草图。袁曦再也撑不住睡意,慢慢挪回床上睡了。

谭默果然一早就来报道了,袁曦起得晚了


状态提示:第 22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