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贤妇入宅>第六十四章
愤。萧丞相下军令状,若是不成,便以己身向天下百姓谢罪。

丞相立下军令状,其他人也不敢再多说了,有些人甚至有些落井下石的心思,等着稻谷种植失败,将萧丞相赶出朝堂。

此举在朝堂之上通过后,司农官就开始指派官员去各地教授当地的百姓种植早稻和晚稻了。

如今时节种植早稻不成了,正巧可以赶上晚稻。

朝中选取了京都周边的良田为种植之地,实验晚稻。

将谷种播种在秧田里后,萧丞相每日里都领着亲信亲自前去查看,直到月余之后,仲夏之际,秧田里的秧苗果然长的粗壮了。他才算是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秧苗成功了,说明晚稻是可信的,接下来就派人开始插秧了。

秋天来临的时候,满天满地金黄色遍布了整个大丰都城附近的良田之中。皇家的御用司农官亲自带着人前去将这大丰第一季的晚稻从稻田里收割出来。

有了这样成功的例子,朝中上下再没有人敢提出质疑之声音了。

皇帝听说是千古唯一的功绩,也难得的上了一次早朝,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更是亲自下旨,广传稻谷种植之法。

谢宛的早稻和稻谷种植的法子传遍了整个大丰。如今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直到百姓们种植了。朝廷为了表彰谢宛的功绩,特意赐了忠义之家的牌匾从京都而来。另外又将赐了五百亩土地给谢宛。

何宵带着牌匾一路敲锣打鼓的来到了王家村的时候,谢宛正在家里抱着福姐儿认字。听着外面热热闹闹的声音,还没有起身,就见德叔满脸激动的大门外跑进了中堂。

“夫人,何大人来了,说是京城那边圣人赐了牌匾。”

“啊——”谢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谢宛生活了两辈子,上辈子接触过最大的官就是某省长。如今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就是司马夫人。但是没想到她这辈子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赐。

不得不说,谢宛觉得自己心里激动了。

毕竟在这个皇权集中的封建社会,皇帝也是被神化的存在了。能得到这么一件赏赐,她估计以后也要被自己儿孙们崇拜了。当然,这里说的儿孙自然是日后福姐儿和康哥儿他们了。

谢宛领着一家子人听了圣旨,迎了牌匾挂入了中堂之上,带着全家人对着牌匾又三跪九叩,这才算是完事。

为了表示庆祝,她赶紧让人去取了一些家中产的特产让何县令和特使大人带回去。

特使大人有些看不上这些东西,心道果然还是乡野农妇,送的东西也这般粗鄙不堪。

等随行的人迎着特使大人回了府衙后,何宵带着县丞留了下来。他让县丞拿出了青城县的土地登记册子,让谢宛自己选那五百亩的土地。

“如今皇恩浩荡,一下子有了五百亩良田,日后王家二娘子可要好好务农,来年大丰收了,好传入京都去让圣人也高兴。”

“民妇听命。”谢宛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了。之前为了这两百亩地,一家子累死累活的挣钱,如今这一下子就有了五百亩了。这以后该厂子搞农场,真是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谢宛自己在县丞提供的几个地方选了一番,一眼就瞧中了自家这附近的田地了。

那县城如今对王家虽然有些嫉妒,但是心里也明白王家不同往日了,心里有些巴结之心,见谢宛选的地皮都不是良田,忍不住劝道:“王夫人,不瞒你说,这些田地可不是良田,先前有好些人家种了粮食都颗粒无收。”

何宵在一旁闻言,忙走了过去,见那册子上果然记载了“恶田”二字。点了点头,“这里确实不佳,你虽然有些农桑本事,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选些好地方为好。”

“这地方甚合我意啊。”谢宛忍不住有些想哀嚎。谁说她要田地就是种田了,她这些地方可还有别的用处呢。如今家里的田地高产,她们吃都吃不完,又不准备卖,哪里还需要五百亩去种植粮食。

“何大人,这五百亩地离着家中这地方近,日后好打理。”

“原来如此。”何宵见她坚持,也不再多说,转身对着县丞道:“先记录在册,回去后就过户,再派人将地契送过来。”

县丞忙道:“是,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终于回归了,你们还在看吗?作者君会加油写的,后面慢慢的还有别的事情哦。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