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元年,九月十九。皇帝上朝亲政。
朝会上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朱由校更加期待的是下朝以后与一位科学家的会面。昨夜徐光启终于抵达京城了,今日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将他召进宫中商谈国事。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朱由校很是激动。眼前的徐光启已经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了,朱由校仔细端详徐光启发现他手指关节粗大、皮肤粗糙,一看就是一个干过粗活的人。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一个商人兼小地主家庭里。他出生以后,家境已经衰落,青年时期曾经先后到广东、广西等地,教书种地为生。在这期间,他曾经七次回乡应试,直到万历二十五年,他三十五岁那年才以第一名考中举人。七年后又考中进士。
徐光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小皇帝要召见他,不过跟皇帝多接触接触总是好的,升官快。
“徐光启,朕听说你擅长制造火器,是真的么?”
“回陛下,学生曾经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过一段时间,学习过制造火器。”徐光启现在并没有官职,所以只能自称学生。
“那你说一说这西洋火器的威力如何?”
“那学生就讲一讲红衣大炮吧。红衣大炮长两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射程远达数里。比嘉靖年间仿制的佛朗机炮威力要大得多。不过红衣大炮过于笨重,戚继光戚大将军在嘉靖年间创制了一种小型将军炮,叫做虎蹲炮。此炮轻巧灵便,便于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可以装备骑兵。但是威力吗,就不如红衣大炮了。其实学生已经派人去澳门购买四门红衣大炮,买回来以后献给皇帝您。”
“不错,徐光启你很有心啊,现在辽东战事正需要这样的作战利器。现在朝中的士大夫多是纸上谈兵,像你这样直接投入钱财为国效力的真是太难得了。”
“皇上,您过誉了。”徐光启听了受宠若惊。
“你刚刚说的是火炮,那么火枪又如何呢?
“陛下说的是鸟铳吧,我大明兵仗局仿制佛郎机的的鸟铳,相比以前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是在铳管的前端安有准星,后部设有照门。相比于前期的火铳,有了这两个装置,鸟铳就能射击较远的目标。其二是铳管比较细长,使得弹丸的威力大大增加。比鸟铳威力更强的是已经过世的赵士祯赵大人研究的鲁密铳,鲁密铳重六到八斤,长六到七尺,铳尾有钢制刀刃,在近战时可作斩马刀用。赵士祯赵大人对鲁密铳的改进是增加了装发射药的火药罐,装发射药的发药罐与点火用的四根慢燃烧火绳。荷西各国的火绳枪虽然枪管较长,射程较远,但是由于装填的火药少,所以不如鲁密铳的发射威力大;倭寇的火绳枪虽然威力较大,但不如鲁密铳轻便。”
“没想到我大明臣子研究的火器如此精良啊,现在你把你知道会制造火器的臣子都告诉朕。”
“回陛下,御史毕懋康,学生的门人孙元化,学生的好友李之藻、焦勖都特别会制造火器。”
“徐光启,你认为制造火器的人需要什么素质啊?”
“学生认为制造火器的人,必须具备三1点。其一,研究火器必须明理识性,能推物理之妙,合事物之性。精于理者不但能了解铳车弹药的特性,而且能够进行制造。制造枪炮要求使用质理最精的铜铁,如果错用质理粗疏的铜铁,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它们的缺陷之处,但是只要使用猛烈的火药一试,炮管就会炸裂。在配制火药时,必须要了解硝、硫、炭三物之性理。如果不因其性,不得其理,就配置不出性能良好的火药。总而言之,制器用器时,必须详格物理、详察利弊,才能革故鼎新,造出命中致远、猛烈无敌的大炮。
其二,制造火器必须知数懂法。制造大炮,必须铸炼得法,若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如果铸造火铳不按规定的长短与厚薄,那么所造之铳不但不能命中致远,而且会发生炸裂的事故,造成自伤的危险;如果配制火药不按规定分量进行配比,那么所配制的火药便不能摧坚破锐;如果发射者不了解火炮的射程、不识众寡之用、不掌握时机、不计算时间,那么就会发生敌未至而弹已射完,或敌已至而弹未发,给敌造成乘隙而入的机会。
其三,使用火器必须注重试验。对火器规律性的结论都应该是在多次试验后得出的,诸如以口径的尺寸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倍数,射击火炮和炮车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等。”
“不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平定辽东叛乱,火器是少不了的。像你这样会建造火器的人才就更加重要。朕听说你翻译海外的一本书叫做《几何原本》,你能不能给朕讲一讲你为何要翻译这本书啊?”
“《几何原本》这部书有着完整的逻辑,和《九章算术》大不相同。臣以为《几何原本》这部书百年以后,人人都要学都要用,所以学生才翻译的。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只是可惜学生只翻译了六章,此书总共十五章,还有九章没有得到翻译。”
“为何不翻译剩下的九章呢?”
“学生是在利玛窦的帮助下,才翻译的几何原本。后来利玛窦去世,传教士龙华民继利玛窦任在华耶稣会会长,他禁止传教士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