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唐医王>第三十三章 算学

要不要找到还在幼年期的狄胖胖,要不要把他接到长安来进行培养,李元嘉当然不会轻易的下决定。

毕竟狄仁杰的出身肯定不会差,父母不见得愿意让他来。

理由嘛自然就很多了,比如说人家孩子才**岁,从并州跑来长安谁能放心?再比如说你一个大唐的亲王突然这么找过去,人家心头能没有点顾虑?

如果不愿意,李元嘉怎么办?

虽然说李元嘉可以动用自己亲王的名头和权势,但是那样一来先不说会有什么后果,就算压服对方又能如何?李元嘉想要的是一个比历史上更加出色的狄仁杰,绝对不是一个表面上恭恭敬敬,但是私下对自己仇视的“弟子”。

**岁的孩子,早就懂事儿了啊。

而且李元嘉也有自己的顾虑,他一个闲王突然要找一个并州的官宦子弟,而且要带来长安当弟子,会不会引来什么不好的议论,导致什么不好的后果?

这些事情,都不好说。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李元嘉决定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下来,先让韩路成派人打听一下狄仁杰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哪家的孩子……这个肯定不难,因为能在未来做到宰相的位置上,狄家在并州绝对不会默默无闻,毕竟这个时代虽然科举考试已经开始了,但是普通出身想要坐上高位的难度……

呵呵。

总而言之,狄胖胖肯定是被李元嘉惦记上了,哪怕那小子现在最多也就是十岁。不过那是未来要考虑的事情,眼下还有一个人就在长安,李元嘉就没有了理由轻易放过了。

所以就在韩路成拍马屁的第二天,一封手书就被人送到了国子监,交到了一个少年郎君的手上!

“韩王?那套《数学》竟然是韩王所写?!”

看完了这封手书之后,年轻的张柬之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嘴巴也张的可以塞进去一颗鸡蛋!

韩王李元嘉,这个名字他当然听说过。

事实能够进入到太学读书,就意味着张柬之也是大唐“统治阶级”的一员,家里的土地虽然还不至于要用快马去丈量的,却也不在少数。所以早在曲辕犁出现的第二年,这玩意儿就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襄阳,进了襄阳张家的大门。

即便是在农事上面,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普通的农民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只要不是战乱时代,几乎就走不出自己所在的州……说走不出州其实都太夸张了,应该说大多数人基本上一辈子都是待在自己县里,甚至村里,最多也就是因为喜事丧事等去相邻的几个村子转一转而已。

再加上大字不识一筐,获取信息的渠道几乎是闭塞的……或者说最多就开一个小口子,本地的乡绅们……或者说族中的能人可以告诉他们一些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当地乡绅会有那么大威望,氏族体系如此牢固的原因。

说白了,在封建时代想要获取信息,不光是要有文化有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地位才行。而曲辕犁也好,翻车也好,想要在全大唐推广的话,想要靠那些普通的小农户根本是想都别想,只能依靠各地的乡绅和大地主们。

而且他们土地最多,这些新农具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动力十足。

所以就是这样,张柬之才知道了韩王的存在,因为很多人都把曲辕犁称为韩王犁……至于说桌椅、铁锅、炒菜什么的,来长安之前他倒是没听说过,毕竟这些不是农具,反而属于奢侈品,襄阳那种“偏远地区”还没有资格和长安、洛阳的权贵们一样享受它们。

所以很多东西,张柬之都是到了长安才知道的。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韩王纸,现在简直要被国子学的同学们吹上天去了……说起来直到现在张柬之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韩王纸,一直都引以为憾来着。

所以对于韩王这个存在,张柬之自然是早有耳闻!

只不过……

曲辕犁也好,韩王纸也好,甚至包括来到长安之后才见到的桌椅和炒菜等也好,说句实话,这位韩王给张柬之留下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的美好。

即便是他的家族和自己都享受到了这些“韩王”造的福利,但是并不意味着张柬之就会因此而产生敬佩、向往之情。

理由很简单,就是从小受到的那些教育。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总之张柬之这个阶层的人,最看重的还是贤名、才名,但是仅限于“学问”上的才名!鲁班因为自己工匠的身份,或许还能获得他们的赞赏,但是如果这种才名放在一位身份高贵的亲王上面……

就算身体很诚实的接受了曲辕犁和韩王纸,并且喊着真香,但是真的不妨碍他们从心里面,或者私下交流时的看法。

好吧,扯远了。

所以在知道《数学》乃是韩王所写之后,张柬之才会如此的惊讶。因为在听到了那么多的“传说”之后,他早就把韩王的形象给固定了,现在突然看到人家竟然能写出《数学》这种颠覆性的算学图书,自然是异常的震撼!

而震撼过后,张柬之自然而然的就开始琢磨了起来:“这位韩王……明明是天皇贵胄,地位尊崇无比,怎么就喜欢……这些东西呢?”

也难怪张柬之会如此的疑惑,因为算学这门课国子监其实也有开,毕竟君子六艺之一还是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的。甚至于在国子监里面,还有算学这门“专业”!

只不过相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算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