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两百零七章 半岛战局

元首专机从开罗起飞后一路向南,穿越广阔的阿拉伯沙漠,沿着埃及海岸飞行了一段距离后,专机在贝雷尼塞角左转,开始向着阿拉伯半岛飞去。飞机的高度保持在两千米,透过低空的浮云,可以清楚的看到海面上有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正迎着红海的波涛破浪前行。

这是昨晚从苏伊士开出的补给船队,上面装载着非洲军团的补给物资和部分英军援兵。

英国先头部队那四个步兵营,此时已经攻下了吉达港,正在沿着公路向圣城麦加攻击前进,他们在路上遭遇了大批部落武士的阻击,这些阿拉伯战士在轻武器装备方面,并不落后于英军登陆部队多少,一些部落武士甚至装备了水冷式马克沁机枪。

讽刺的是,这些武器大都是英国制造的,反过来给不列颠军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结果前线的英军士兵们一边战斗,一边诅咒着议会里的白痴议员和天杀的英**火商。

登陆英军都是轻步兵部队,本身只装备了一些运输辎重的卡车,而配属给他们的一个轻装甲中队,只装备了二十四辆履带式布伦机枪车。布伦机枪车虽然拥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问题是这种车辆的车厢是敞篷的,而那些沙特抵抗武装占据了公路两旁山丘的制高点,可以居高临下轻松射杀车内的驾驶员和机枪射手。

总算英军占据了重火力方面的优势,他们携带了四门25磅炮和十二门18磅炮,各连排还装备了数量不等的2英寸和3英寸迫击炮。前文说过游牧部落缺乏火炮,同时也缺乏供火炮使用的弹药,虽然武士们在宗教的感召下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敢,但是在现代化步兵炮的轰击面前,人类所谓的精神力量根本就不值一钱。

英国登陆部队依靠火力逐个扫清了部落武装的阻击阵地,但是英军指挥官的头脑很清醒,这种火力带来的优势只是暂时的,阿拉伯的部落援军正从四面八方向麦加集结,一旦英军的弹药补给出现问题,这支部队很可能会陷入部落武装的包围,到那时一场祖鲁战争中伊散德尔瓦纳战役般的悲剧,就有可能在麦加城外重演。

不过英军指挥部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如今的作战形势和祖鲁战争那会儿不能同日而语,皇家海军已经牢牢掌控住了吉达港,登陆部队的后路是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英德两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此时已经入驻延布港外的临时空军基地,很快就能为登陆英军提供空中的火力支援,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有被敌军重兵包围的危险。但是兵力上的差距还是需要重视起来的,英军指挥部从苏伊士再抽调了两个步兵营与一支中型装甲中队,投入了攻击圣城麦加的战斗序列之中。

目前在半岛战场的情报收集方面,沙特王国对于英德联军来讲完全是单方面透明的,沙特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建立了几条有线电报线路,随后从美国人那里够买了一些无线电,可是他们没有专业的编码人员,使用的密码非常简单,结果德国人花了半天时间就破译了沙特王室的专用密码,可以说从利雅得发布的每一条命令,恐怕接收方还未来得及破译,这边就已经放到了屈希勒尔将军的办公桌上。

“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可以看得到了。”徐峻伸出手把屈希勒尔刚发来的电报传递给了魏尔勒。

“祝贺您,我的元首,二十六步兵师在昨晚攻取了迈季迈阿,三十一步兵师今天早晨拿下了布兰达。”魏尔勒抬起头笑着说到:“二十一装甲团的一个装甲连以及英军的一个摩托化步兵营,目前已经抢占下了胡拉米拉山口,那里距离利雅得的直线距离只有七十公里了。”

“军团直属无线电侦听大队截获了利雅得发给达曼港执政官的电报,命令他准备好王室的专属游船。很显然伊本沙特已经察觉到他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他已经考虑怎样逃跑了。”徐峻把另一份电报递给了魏尔勒。

因为计划被提前察觉,英国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驻军没能被调走,在伦敦内阁的严令下,英国陆军和边防警察部队已经关闭了沙特周边所有的边境口岸,同时封锁住了这些国家的边境线。联军是从外约旦方向入侵沙特的,直接就掐断了沙特与伊拉克以及科威特之间的通道,而南边的马斯科特酋长国以及阿曼伊斯兰教长国都是英国的受保护国,另一端的也门更是沙特的死敌,西面的汉志地区正处在英军的攻击之下,虽然集结了大批部落兵力死守,但沦陷是迟早的事情,于是现在放在沙特面前的,就只剩下往东边走这一条路了。

“他也有可能会在利雅得附近做最后一搏。”魏尔勒撑着下巴说到。

“我倒希望他这样做,伊本沙特已经没有机会了,我现在怀疑那些游牧部落是否还愿意服从他的命令。恐怕眼下已经有不少部落酋长,开始做起取而代之的准备了。”徐峻冷笑着敲了敲面前的小桌。

“他们真的敢这样做吗?我的元首,毕竟伊本沙特现在还是瓦哈比派的伊玛目。”魏尔勒诧异的说到。

“别忘了这些部落在沙特返回利雅得之前,可不是信仰瓦哈比派的。而且对于他们的历史来说,教派兴替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倒真想看看伊本沙特是不是还有实力发起一场“圣战”。”徐峻从帝森豪芬手里接过酒杯,放在鼻子下轻轻闻了闻。

“如果他真的发布了圣战令呢?”魏尔勒笑着接过他的酒杯。

“伊本沙特已经六十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


状态提示:第两百零七章 半岛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