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袁术传>六、初涉军旅

当天夜里,袁溯不顾酒醉,与纪灵长谈一番,对虎贲营的情况和东汉末的军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穿越前的袁术很少到军营里来,见主将突然来了兴致,纪灵也很认真的向袁溯汇报了一番。这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袁溯养成的习惯,任何工作,从了解到上手都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

虎贲营里除了纪灵,还有雷薄、陈兰等几名曲督,这几人袁溯都有点印象,是历史上袁术手下的将领,可惜没一个能力出众的,忠诚度也不够,最后还当了叛徒。

袁溯盘算着自己的手下,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纪灵,这货好像不是袁府家将,自己一定要好好笼络;之后便是张勋、桥蕤,这两人能力一般,但家将出身,忠诚度足够,也算是可堪一用;至于雷薄、陈兰之流,无德无能,几乎算是不能用了。袁溯琢磨着一定的利用自己的穿越优势,积极招揽、笼络一些人才,将来无论是走猥琐偷生路线还是军阀路线,都要靠谱一些。

第二天一早,袁溯一反常态的起了个大早,观摩虎贲营操练。校场已经集结了一千五百名士兵,纪灵见袁溯到来,快步上前道:“将军,左曲宿卫宫城,前、中、右曲在此操练!”。

“伏义(纪灵字伏义),为何不见后曲啊?”

“将军,后曲是下军,不参与日常操练,请将军掌旗!”说罢,纪灵就将手里的指挥旗双手承在了袁溯面前。

“嗯……伏义,今日就由你指挥。”袁溯大度地交出了指挥权,纪灵便开始流水一般地发出各种命令,掌旗兵则把这些命令或口令、或旗语,一层层传过去让士兵们执行。

东汉军制:五人一伍,设伍长;十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百人为队,设百夫长;五百人为曲,设曲督;常例五曲两千五百人为一营(部),营督通常被授予校尉衔,像虎贲营这样担任重要任务的营,营督才会破例授将军衔。在营之上,还设有大营和军,常例以五营为大营,军则无定制,除护卫洛阳的南、北军外,通常是战时临时组编。

统帅万军,远征千里,看起来气壮山河,实则困难重重。

首先是后勤上的问题,即使是野战部队,也有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之分。在中国军事史上,除蒙元外,历朝历代,但凡行军作战,都会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上军多是骑兵或轻装步兵,承担前锋、侦查任务;中军为部队主力,承担主要的野战、防御任务;下军多是老弱,不配备铠甲,承担后勤及辅助工作。

军队的战斗兵员越多,机动距离越远,相应所需要的后勤部队人员就越多。带甲十万,远征千里,背后往往需要几十万后勤部队的支援!

虎贲营常驻洛阳,几乎不承担作战任务,后勤补给也方便,因此非常畸形的编排出了四个野战曲、一个辅兵曲的妖孽建制,计两千中军,五百下军。

如果有突发的作战任务,这样不合理的编制连最基础的机动都是问题。军队出征,为保证机动性和战斗部队休息充分,到达一线前战斗兵是不批甲的,粮食、甲胄等等辎重全靠后勤部队运输。让五百人运输两千人的盔甲,那这支军队估计一点粮食都带不了,走出去几十里就会饿死人。

其次是军队协同指挥的问题。

在很多电视剧上,古代的打仗场面,将领率领着几十万人的部队,大呼一声:“杀呀!”勇敢的将士们就一拥而上,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但这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虎贲营这样一两千人的基础野战单位,想要维系指挥也不可能靠将领喊,这个时代没有电喇叭。闻鼓而进,鸣金而退是最基本的指挥方式,想要实现更复杂的机动动作,则需要旗语协调,中军大旗与各曲队旗通过应旗进行沟通,如果军队训练有素,就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战场机动。

而大营、军这样的大兵团作战,几个营,几十个营甚至上百个营的指挥,想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指挥体系,简直难如登天。毕竟统帅不可能打电话给下级,说明自己这一次的部署有什么精妙之处。所以大规模会战,大军统帅能力杰出还不够,更需要各级指挥官及军队素质高执行力强,与统帅在战役理解上高度一致,能够坚决而正确的执行统帅下达的任务。

“杀!”一千五百士兵冲着袁溯、纪灵的方向怒吼一声,把袁溯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虎贲营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几种战场机动动作,校场上的三个曲仍然是旌旗招展,阵列整齐。即使是袁溯这样的门外汉也能看出来,虎贲营展现出的战术素养,绝对配得上精锐的称号,看来纪灵不仅仅是勇将,更是治军能手。

袁溯侧身对纪灵说到:“伏义练得好兵!很好,让士兵们休息吧。”

“杀!”又是一声怒吼,兵士们被带队的军官们领下去休息了。袁溯本已回身想要走下将台,突然又转过身,问了纪灵一个职业病般的问题:“伏义,营中可有叫颜良、文丑的?”

“禀将军,营中军士末将尽识得,没有!”

……

“那有叫张郃、高览的吗?”袁溯不死心的追问道。

“主公,也没有……”

“那张辽、徐晃、关羽、赵云、黄忠、张飞、于禁、乐禁、魏延、吕布……或是这洛阳附近有什么勇猛之人,伏义你可听过?”袁溯想着南军几万人,就算瞎猫撞死耗子,出个名将的机会总是有的吧。吐出这一串名字


状态提示:六、初涉军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