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少皇>第七十五章 未来

夜凉如水,北风萧萧。巍峨而肃穆的大同北城之上,一串明亮的火把划破了浓重的夜色。摇曳的火光中,漫天细雪肆意飞舞,在皑皑夜幕上,轻巧地点起无数涟漪。

一脸疲惫的朱由校身披厚重寒裘,沉默地注视着东方。锐利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无奈,瘦削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今日已是十二月初五,还有二十五天,就是天启五年了(1625)。如果历史没有生变化,后金即将在一个月后对旅顺动再次进攻,试图摧毁这个桥头堡…

“皇上,夜深了,是否回营就寝?”陪同皇上巡夜的傅山小心地问道,。

朱由校闻言无奈地笑了笑:“就寝?朕那有心思睡觉。傅山,距离代王动叛乱的十月初八,已经过去了几乎两个月。大同乃京师屏障,如果不安顿好,怎能安然入寐?”

傅山闻言,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代王叛乱被镇压后,皇上原本打算休整几日,将整顿大同的任务交给当地官员,就立即回京。谁知随后整个大同一团乱麻,皇上根本无暇脱身。

原任大同总兵虽能力平庸,但也算尽职尽责,却不知何故暗中参与了此次叛乱。叛乱当夜,总兵终于承受不了良心上的折磨和弑君的巨大压力,密令副总兵渠家祯协助皇上平叛。

总兵鸠杀妻、子之后,带着必死之心,在总兵府以各种理由拖住代王,为渠家祯领兵进城争取时间,后为代王识破。代王恼羞成怒之下将其腰斩在总兵府,并屠其全族。

原本对叛乱之事一无所知的渠家祯,虽然因为误会差点杀了皇上,但好在最后幡然醒悟,率领大同边军与皇家卫队一起,彻底镇压了代王的叛乱,并以此功顺利接掌宣府总兵之职。

因为前任总兵宁死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根本无法得知幕后主谋及参与者。因此急于表现的渠家祯,在镇压叛乱当日,就再掀风雨搜索大同全城,最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宣府。

当朱由校从盛怒之中清醒过来,却为时已晚,宣府内外早已陷入人心惶惶之中。在严厉训斥了渠家祯擅自做主的行为后,朱由校只好留在大同开始各种形象秀,以安抚军民。

如果说渠家祯的行为,还能算好心办坏事。那些大同原有的大小官吏,则让朱由校怒不可遏。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根本不把大同重建工作当回事,公然以无数借口怠工和进行各种无意义的争辩。皇上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带人进行大同的重建工程。(注1)

面对皇上的质疑,这些人选择了沉默;面对皇上愤怒地咆哮,这些人选择了沉默;面对卫队高举的军刀,这些人竟然带着炙热的目光随即端正帽冠,恨不得立刻引颈就戮。这些腐儒巴不得死于皇上之手,就此扬名立万。死了他一个,幸福全家人,这笔买卖划算!

朱由校痛苦地现,杀了这些无关轻重的角色,不仅将坐实自己的暴君之名,也将会给大明利益集团落下口实。杀人?一刀下去,自然万事皆休。可一个不小心,明朝崩溃的历史,就会提前几十年到来。代王说的很对,自己根本没有考虑清楚,打破规则需要付出的代价。

……………………………………………………………………………………………..。

朱由校自此也终于明白,从一开始,他的改革就面对整个大明士族的反对,也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利益集团的反对。而自己,却远远低估了这些反对力量的庞大能量。碍于传统,他们虽然不敢公然质疑皇权,但他们却可以在暗中施展各种手段,阻挠改革的进行。

英宗时期,皇帝还牢牢把控着朝廷利益分配大局,因此诸公虽有靖难大功在手,也还有所忌惮不敢肆意妄为。如今,朝堂诸公已经彻底掌握和把持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皇上这个名义上存在的生物,不过是用来遮盖利益分配的一块兜裆布而已。

崇祯杀得人还少?可能怎样?面对火烧眉毛的严峻形势,崇祯哭求朝中的道貌岸然之徒,就差下跪。可诸公呢,摸了摸鼓鼓囊囊的钱袋,带着冷笑和奚落,拱手肃然道:“臣无能,臣该死,请皇上尽内努,以救天下尽安百姓。臣自当死命,以报皇上厚恩。”

最后,这个从一开始,就没有彻底掌握军队和经济的皇帝,只能依靠歇斯底里地咆哮和漫无目的地杀人,来维持自己帝王的尊严。煤山上,双目空洞地崇祯,把脖子套进一条白棱之中,满腔悲愤道:“天下文臣皆可杀,诸臣误我,诸臣误我。”大明帝国,轰然坍塌…

朱由校很无奈,自己能掌握的力量实在太过弱小,根本不足以撼动群臣的根基。而想要成就自己的野心,就只能不断妥协,任由那些跗骨之蛆吞噬大明的血肉。后世曾有一句话,不喂饱这些贪官,拿什么去救灾济民?就是现在最苦涩也是最无奈的写照。

朱由校也终于醒悟,自己穿越来到明朝之后,就将励精图治的帽子带在了头上,其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被这顶帽子牢牢束缚,让自己挪不开手动不开脚。

励精图治,就意味着打破旧有规则与利益划分。期间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举国混乱之中,甚至是整个帝国的大分裂。这是朱由校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

将已经孱弱无比的明朝砸碎了再重建?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是小孩过家家!!而这,成了朱由校最大的软肋,也是朱由校最大的痛处。

朝堂诸公面对突然性情大变的皇上,度过了初期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未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