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骑兵,是刘备派出去进行搜索遮蔽任务的。三千骑兵,仿佛一道铁幕,将刘备一方的情况,完全遮蔽起来了。

而刘备的青州军,能够接近到距离袁绍军只有几十里才被发现,固然是袁绍与公孙瓒决战,放出的侦骑哨探太少,也是因此这支强大的骑兵存在,把看到一切袁绍军斥候,统统都给干掉了,这样才造成了战场的单向透明。

所谓的“算无遗策”,其实就是建立这种战场的单向透明上。

“将军,属下等无能,这次放跑了几个袁绍军的斥候,请将军治罪。”一队骑兵前来,带队的骑兵曲长,对赵云抱拳请罪。

“不要叫我将军,叫我校尉。”赵云更正道。

部下把上级往高了叫,也是人之常情,一般情况下,也没人计较这个,唯独赵子龙不一般,每次都要更正一下。

不过,赵子龙更正部下的称呼,那是人家高风亮节,部下要是真一上来,就直接叫了“校尉”,那可就是部下不明白事理了。

“是,校尉。”那曲长早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立刻改口,又接着说道:“袁本初刚刚和公孙瓒刚刚大战一场,似乎已经打胜了。如今袁本初的斥候又已经逃走,下一步该如何,还请将军示下。”

赵子龙思索了一下,还是绝对先将骑兵收拢起来,至少也要集中到以五百骑兵为一部,一部司马的范围内,以防止发现了自己的袁绍军派人起来冲击。再派人向通知刘备,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个决定,赵云其实是有点谨慎了。

骑兵突击最大的优势,不是骑兵的战斗力有多强大,而是斥候来不及将敌袭的情报及时传达回去。

当斥候赶回来报告敌情时,步兵根本来不及布阵,就已经被骑兵杀了进来。而没有布成紧密阵型的步兵,在面对骑兵的冲击的时候,根本就是待宰的羔羊。

不过,也不能说赵云的决定是错误的,毕竟战马是需要时间来恢复精力和体力的。一般来说,一匹战马再全力奔驰了一个时辰左右,就需要休息,进食和饮水,不然就会失去机动力。那个时候,骑兵的移动速度,甚至还不如步兵。所以,战马的体力,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储备!

包括关羽和张飞之内,刘备麾下的所有将领,都是刘备用历史经验选bá chū lái。

换句话说,这些人,其实,多少有一点“拔苗助长”意思。

哪怕是关羽、张飞这样历史七十二名将级别的大将,也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才能够成长的。

没有这些经验,这些将领就只能说是有天赋、有潜力的未来名将,而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名将。

所以赵云没有在第一时间就不及损失,发起突击,而是犹豫了一下,除了他性格的上的谨慎,也和赵云的战场经验不足有关系。

一队骑兵,被赵云派去给刘备报信。而赵云本人,则聚拢了全部的骑兵,准备遮蔽战场,掩护刘备大军的到来。这也是刘备在出发前派给赵云的人任务,赵云第一次独自统领数千骑兵,心态上有些谨慎、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时候,接到了袁绍命令的文丑,赶过来拦截刘备的青州军,他已经发现自己麾下骑兵的马力就快耗尽了。

不过,文丑远远的看着赵云在集结骑兵,他咬了咬牙,还是准备上前迎敌,好给袁绍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用来调整他的军事部署。

其实,这是文丑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赵云集结骑兵,是要去突袭袁绍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两军对阵,哪里是能那么容易判断出对方的意图。

因此,把赵云集结骑兵看成了要突袭袁绍的文丑,稍微休息了一下,立刻带队冲锋。

而赵云也早就看到了文丑和他麾下的骑兵,在赵云看来,文丑就是想去扰乱刘备的行军,而赵云接到任务,就是掩护刘备的主力部队,自然要带领自己手下的人马上前,与文丑交战。

按照正常的行军,前锋一般会和主力之间保持着一天左右的路程。不过这次行军不正常,刘备就在赵云身后不远,最多半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赵云的骑兵多,不过分布在接近上百里的战场上,相对分散。文丑的骑兵少,但是却是集中起来的兵马。赵云见了,便先带了麾下集中起来的五百骑兵,向文丑发起了冲锋,想要先将文丑拖住,等到其他的骑兵赶来,就是文丑的末日了。

文丑也是良将,一下子就发现了赵云的企图,见到赵云直线杀了过来,一路势如破竹,就算是文丑把他挡住,也会被其他骑兵赶过来群殴。干脆手里令旗一挥,带着本部人马也不和冲过来的赵云交锋,反而向另一边的杀去,直接带兵斜着杀向一队还没来的及集中的骑兵。将这队骑兵冲散之后,又向另一队杀去,根本就不给赵云纠缠他的机会。

赵云一边追在文丑的屁股后面追杀,一边又收拢被文丑杀散的骑兵,大声招呼着被冲散的骑兵向赵云靠拢,这些被冲散的骑兵也迅速的跟在赵云后面集结,人马越聚越多。

又派出人手,让另一侧的骑兵,集中起来再来汇合,免得打成添油战术,被文丑一一击破。

这个时候,文丑就尴尬了,他接连冲散了赵云手下几队还没来得及集结的骑兵,虽然也有一些战果,但是,却发现自己追在身后的赵云带领的人马越来越多了,而且前面也没有人再让他去突击。

如果文丑回头去和赵云交战,在他


状态提示:197诛文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