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叶伦,知道他读书不算太行,但人很机灵,武功也很不错。思来想去之后,便将他也任命为副帅。
决定好主帅和副将之后,其他事情就好办了。
因为事出紧急,英国公等人很快便从京城出发。
不想这一去,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起初他们刚走的时候,宫里人都觉得匈奴人乃是蛮荒野人,只懂蛮干,不会打仗,英国公他们肯定很快就要得胜归来了。
谁知匈奴人竟然十分狡猾,和英国公他们玩儿起了“游击”的战术。说突袭就突袭,说撤退就撤退,硬是把齐军耍的团团转,损失了不少人马。
再加上北方气候寒冷,许多大齐士兵都受不了那里的严寒,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大齐除了人数众多之外,其实并不占据什么优势。
转机出现在春天,冰雪融化,春暖花开之后,齐军渐渐调整好了状态,反被动为主动,最终以人数上压倒性的优势,将匈奴人从大齐的北方三城中赶了出去。
英国公杀红了眼,还想继续北上,追到大夏的国土上去,被两个副将给拦住了。礼亲王和叶伦好说歹说,才把英国公给劝回了京城。
因为冬天的时候,战况不大乐观,皇帝一度非常担心英国公他们会打败仗。
好在虽然损失了一些人马,但在最后,这场不大不小的战役还是以大齐的胜利而告终。所以皇帝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宫中大办宴会,为英国公等人庆功。
裴清殊参加庆功宴的时候就发现,大皇子一直一个人坐在那里喝闷酒,显然非常的不高兴。
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因为这回打仗,皇帝没有用他的事。
皇帝表面上说是怕大皇子旧伤复发,让他继续在京中休养,可大皇子心里清楚,皇帝到底还是疑心他了。
而且三皇子最近在朝堂上越发活跃起来,就当是为了补偿三皇子,皇帝一时半会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会重用大皇子。
眼看着随军出征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封赏,大皇子十分眼红,却因敬妃的叮嘱不敢抱怨,只能一杯接一杯地用没有受伤的右手给自己倒酒。
相比之下,坐在他不远处的二皇子,心情就要愉悦许多了。
这回齐军获胜,他舅舅叶**不可没。皇帝已经封叶伦为忠武将军,还对他大加赞赏,想来前途不可限量。
裴清殊想起皇帝之前说的,这两年要在两位贵妃中选一个晋为皇贵妃的话……之前他还觉得荣贵妃的优势更大,现在看来,全贵妃的哥哥打了胜仗,皇帝非常有可能给她抬位。
果然没过多久,皇帝便颁下明旨,称贵妃叶氏出身名门,温婉贤淑,特晋为皇贵妃,赐金册、金印。
皇帝的选择,虽在情理之中,可也叫很多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已经和全贵妃平起平坐了二十多年的荣贵妃。
皇贵妃的册封礼结束之后,皇帝亲自去了宝慈宫一趟,向荣贵妃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道理其实荣贵妃都明白,谁让人家全妃有一个会打仗的哥哥,他们容家却全都是文臣呢?
可在情感上,荣贵妃心里还是十分难受,觉得自己从此矮了全妃一头,没办法在宫里抬起头做人了。
最憋屈的是,她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这种情绪,不然只会显得自己小气。
不过让荣贵妃没想到的是,皇帝今天来,不是要用一些虚话套话来安抚她的,而是带给她另外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
“朕知道你与全妃关系平平,却和淑妃十分要好。朕想过了,现在贵妃的位子不是空了一个出来么?朕打算把淑妃提上来。这样一来,你们与全妃她们也算是平衡了。”
荣贵妃愣了愣,怎么都没想到皇帝竟然打算给淑妃晋位。
她还以为皇帝现在日日宿在钟灵宫里,肯定要封俪妃为贵妃呢!
封淑妃做贵妃,总要好过抬俪妃的位份,这一点荣贵妃心里是清楚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荣贵妃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又有些莫名的愤怒——明明皇帝抬的都是别人的位份,怎么能说是为了安抚她,让她心里平衡才这么做的呢?
不,她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只觉得憋屈,憋屈死了!
不过当着皇帝的面,她什么都不能抱怨,只能做出十分大方的样子,笑了笑说:“多谢皇上为臣妾考虑,以后臣妾和淑妹妹,也会尽心尽力,继续帮着皇贵妃娘娘一起为皇上管理后宫的。”
皇帝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