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经》载:婆娑世界,天穹之下,有须弥山,汪洋水面八万四千由旬,周有九山耸立、八海环绕。最外端铁围山内,第八咸海之上的广袤空间,有东、南、西、北,须弥四洲。
南瞻部洲,本名阎浮提,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乃人族居地,四大名山菩萨住持,能造业行,勤修梵行,佛出其土。
北俱芦洲,原名郁单越,其地纵广十千由旬,四方正等。传闻那是鸿蒙之源,生活着上古大妖后裔,身高七丈,力逾千钧,寿辰千年之上。
阎浮提海滨,便有向往长生之人族强者,率族众千百涉海北渡,不远数十万里来到芦洲界域,以期际遇大妖功法,修炼长生之道。
数千年的苦斗拼搏,渡海而至的人族越来越多,一代接一代的繁衍生息,人族虽然激流飞舸,奋勇争先,终究根基太浅,又受体格限制,只能永远匍匐在妖族强者的魔掌之下。
于是,芦洲北疆便有了一处“大墟”之地,因为天地灵力稀薄,修练物产贫乏,是各大妖族懒得料理的“废土”,人族武者便占据这一隅之地,立身养命。
随之,人族修仙宗门如雨后春笋,于“大墟”之中林立而起,让这片曾经的“废土”,逐渐繁华起来
一条大川名谓“沂水”,源于秃石山脉东岭,流经峡谷中倚山而建的石头城边,穿过崇山峻岭,向东蜿蜒而去,最后倾泄而下,汇聚于秃山断崖之下的百里寒潭。
石蛋儿,便生活在这大川谷口之上的穷荒山旮旯里。
自幼长大,石蛋儿没见过父母双亲,吝婆婆说,他是石缝里蹦出来的一只小猴儿,溜到村里偷食,被“七大恶人”捉住,留下来养起的一只小宠物。
未满周岁之前,绿裙红衫的戚姑姑,从山里捉来一只哺乳的母豹,给石蛋儿做了奶娘。
蹒跚学步开始,自称“神医”的书生大叔照料着他饮食起居,喝的是兽奶兽血,睡觉却是没有床铺,整夜窝在一口大铜锅中,浸泡在草药兽血熬炼的药膏里,过去了一年又一年。
更有笑脸呵呵的屠夫伯伯,一脸凶相的瘸子马爷,左臂空荡荡的耿三叔,每日不间断地敦促石蛋儿修炼拳脚、刀法。
耄耋老叟聪老爹,整体闷葫芦一般,除了让石蛋儿识一些古怪的篆字,背几句晦涩的经文,学一学易理算数,倒没多说什么。
“七大恶人”各有来历,一个个性情古怪,凶神恶煞,整日怨天怨地怨苍生。自从村子里多了个石蛋儿,看着小家伙健康成长,大家才觉得活着有了一些乐趣,看到了奔头儿。
大墟原民生息于这穷山恶水,唯有一条水路与外界相联,长年累月与天谋食,上山狩猎、采药,于大自然摄取物产资源,没有强健的体魄,怎么能生存下去?
一晃过去了十二年,小家伙终于长大成人,已是手足灵敏,臂力过人,身子轻盈如飞燕,迅疾似鹞鹰,出手威猛不弱于下山虎豹。
但是,石蛋儿还是心有不甘,他想学仙法啊!
石蛋儿身处于秃山荒岭,却是一处凡俗世界,因为天地灵材匮乏,鲜见仙踪。
大川山岭九洞十八寨之众,横练体魄、苦修肉身之余,为了更高更强,亦设法寻觅遗落于民间的仙道灵决。因此沂水滩上,间或就有人展现出五彩斑斓的神奇法门。
石蛋儿亲眼见识到,邻村草籽妹妹获得家传仙法,萍踪挪移瞬间百米。更有上墩之孔二楞子,家学渊源,借符箓之力凭空飞跃三丈。
这让石蛋儿,怎么不羡慕有加?
但在自己所在之村子,七个大人似乎都是凡夫俗子,并无人教导石蛋儿什么飞空仙法或符箓遁术,也不知他们算得上哪门子的“恶人”啊?
偶尔提及此事,聪老爹却是一反常态,怒声呵斥:“飞只知飞得自在,却不想跌得更惨!人世已够艰难,修仙更非坦途,能够平平安安终老一生,乃人之大幸!”
不能修仙,石蛋儿自然成了“沂水湾”滩头任人脚踩的泥巴。自幼长大,受到玩伴儿的奚落不在少数,遭到欺侮也算是家常便饭了。
这是一个春日的晌午,石蛋儿兴致盎然走在“沂川”岸边,手心里捧着一只五彩羽裳的黄鹂。
这只会唱歌的鸟儿,是他昨日上山打猎,奔行十几里山路抓到的,只因为草籽妹妹喜欢花儿草儿,一只唱歌的黄鹂,定能讨得她欢心的!
大墟的生活环境,孩童们成熟得早,十二三岁的年纪,已然情窦初开,早是半夜鸡叫的怀春年华!
想起草籽妹妹模样,石蛋儿心尖就似百只猫爪儿抓挠不停,总是忘不了呢……
其实,才满十岁的邻家小妹儿,俊俏的样儿也算不上百里挑一,刚刚发育的青涩花骨朵,戚姑姑还嫌她腰细屁股小,前没后没的不好生养,并非做媳妇的上佳人选。
就是那一抹小荷初露的水灵,落在石蛋儿眼里,那是比仙子更美的可人儿,寻机会在尽心讨好,总有一天要将她接进村子来,让几个长辈大大的稀罕一番。
这一刻,石蛋儿手捧着锦羽黄鹂,就仿佛捧着自己一颗躁动的心,走进了草籽妹妹家居的寨子——匠人村。
村子东头最高的一间木柱吊楼,是草籽妹妹的家,石蛋儿慢慢走近,不由得神色一呆,停住了脚步。
一辆精雕红木华盖马车,停在吊楼外石院大门前,车厢上垂悬着精美花饰,镶嵌着宝石明珠,在阳光下闪烁着炫目的光芒,刺得石蛋儿眼睛都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