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教天下人负我(求收藏)

天启皇帝的圣旨传到内阁后,主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李起元不干了。李起元字惺原,出生于顺德府南和(今河北省南和县)冀屯村,他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千五百八十六年)考中进士,后授河南元武县知县,李起元上任之时,正值元武县大饥荒,他开仓救济灾民,自己却“忍饥挨饿”,走访元武县各处,后来李起元曾经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描述了这次走访的情况。

那天清晨,我独自一人出发,先出城门走了二十里地,后来又行了四十里地。当天的天色十分晴朗,我站着高处眺望所到过的地方,发现这数十里地的望上去皆是黄茅白草,观察到田地里亩与亩的边界,仍然清晰可见,然而根本看不到有人耕种过的痕迹,看起来已经荒废很久了。

于是,我就问路人:‘本县东西南北的田地,难道都已经荒芜了么?’路人对答曰:‘确实都已经荒芜了。隔壁县较好,然而像本县这样荒芜的,十成中也有四五成矣。’我心中还不太相信路人的言论,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间驿舍,见到了吏役,我立即向他问曰:‘我所见一路皆是荒芜之田,难道没有差粮乎?’吏役们同声答曰:‘以前这些都是肥沃的田地,差粮如何得免?’

我当即问道:‘农民们为何不耕田呢?’吏役们答曰:’没有牛。‘我又问:‘为何无牛?’吏役叹息道:‘首要的原因,是因为牛一大半被人盗卖出境者,因为无牛所以无法耕种;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本县还有养马等差徭,官府征收税款又严厉刻薄,因此官府每报一人,那个人因为交不起税款,只能先卖了牛再弃地,久而久之,连农户亦逃走矣。农户逃走则田地就无主,故此不能耕种;按大明制度,农户就算逃走,税粮还是要征收,于是逃走农户的税粮连坐到本户,本户赔不起则连坐到本里,或者连坐到亲戚。此种连坐之法,连富人也承受不了,穷人则只能尽弃户逃走。因为这个原因,如今村子沦落为废墟,田地尽皆废弃,皆由此故。’

我还不死心,又问吏役们道:‘此等被人抛弃的田地,为何不卖与他人,而就这样白白抛弃呢?’吏役们答曰:‘有田地者犹苦于交不起税款,欲弃置其田地而不得,谁还去拿别人的田地,那样岂不是把别人的税粮加到自己头上,岂不是更加负担不起耶?于是随着弃置田地而逃的农户越来越多,荒废的田地也越来越多,日复一日,故形成这种情况。’

我接着又追问道:‘难道你们没有将这种情况报给县令么?’吏役们答曰:“原任的县令’贪得无厌‘,衙门的弊病也多,每日只求完成税粮的任务,免遭上司谴责耳,那有功夫顾得上穷人逃亡、荒废的田地这种琐事。甚至有人曾经告知县令这种情况,反而遭到县令责备、打骂的,所以百姓虽有满腔愁怨,再无敢对县令言者。’

我还不死心,又问道:‘此是通衢大道,司道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抚按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州郡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司道、抚按、州郡的官员们从此经过,难道没有向你们问起田地荒废的原因么?’吏役们答曰:‘无有。’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这次巡查在李起元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以后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李起元相比其他官员,更加重视民生。因此在天启皇帝成员都不敢说话的时侯,他表示自己有话要说,上奏道:此项灾变事出异常,此前未尝遇见,无例可循,惟有万历三十三年的情况类似,钦奉神宗皇帝圣谕,于大内搜发银十万两,对受灾民众进行安抚,现在还保留有当时的账册,如今户部经费万分缺乏,这次的处理似乎应该酌照此例(由天启皇帝内库出钱)?

李起元更进一步劝谏道:”臣听闻古圣贤有云:急于修造土木工程,不如急于加强军备,商议如何搜括天下,不如商议如何节省,何况今日之天下,已宭迫到再无可搜括的地步,窃恐焚林竭泽(焚烧树林、排干湖水,指无止尽的索取)之后,宁无鱼惊得游走、鸟群飞散之忧,请求皇上暂停皇极殿工程,悉以海内之物力,供应军需之输,疆宇廓清(削平内乱)后,再继续皇极殿工程,为时未晚也!以上这些话,皆满朝文武大臣所想言者。臣受先帝与皇上知遇之恩,才敢沥血陈述,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胡子睿看到这封奏折,不禁感慨到:“李惺原公确实是个忠臣,忠直敢谏!”

徐光启脸上带点佩服的表情,附和胡子睿道:“魏忠贤曾经知道李惺原是个能臣,又身居户部尚书的高位,几次三番想以良田、美宅来拉拢、诱惑他加入阉党,李惺原是个正直的人,他向魏忠贤说道,我身为户部尚书,一心只想为皇上理好财,为大明王朝当好家,我不会参与你们和东林党的争夺之中。”

胡子睿点了点头,又问道:“李惺原所说的皇极殿工程又是怎么回事呢?”

徐光启面带忧色道:“这项修皇极殿的工程耗费巨大,魏阉打着为工程筹款的旗号,到处收刮,朝党上的臣子们一直建议暂时搁置,无奈皇上一直坚持要建,李惺原的一番苦心,也是白费了啊!”

胡子睿摇了摇头,面带忧色地道:“李惺原有危险了啊!”

徐光启脸上带点惊奇的表情,问道:“王爷为何这么说呢?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教天下人负我(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