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称霸五代十国>第三十七章 安重海
珂。一旦自己撒手西去,李从珂会甘心的对李从荣等人俯首下心么?

血缘是维持家天下统治的核心纽带,不在乎你能力如何,只在乎你的血统。李从珂有大功李嗣源,但李嗣源在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却不可能把皇位交给李从珂,后来的郭威把皇位传给养子柴荣是有特殊原因的,郭威的亲生孩子们在后汉被杀的干干净净,没办法这才让柴荣做继承人。当然,即使郭威的儿子不死,柴荣也不是没有可能从郭家手中夺取皇位。

李嗣源虽然在登基后并没有立刻宣布皇储人选,但皇次子李从荣做为实际上的嫡长子,是“大唐帝国”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李从荣为人比较轻佻,志大才疏,而且喜欢附庸风雅,经常召集一帮酸腐文人在府中饮酒赋诗,还出了一本《紫府集》,并吹嘘自己的诗天下无双(比李白杜甫如何?)。

李嗣源知道这个儿子能吃几碗干饭,便经常告戒他:“你是军人家庭出身,治国安邦才是你要认真学习的,你诗写的再好,能比过得白居易?你的水平你老爹我还不知道?万一传到民间,成为百姓的笑柄,也有损皇家的尊严。”

李从荣表面唯唯诺诺,但一出宫去便“涛声依旧”,根本听不进去老爹的教诲。李从荣自持第一皇位继承人的身份,每次上下朝,都是前呼后拥,张兵露刃,好不威风。甚至还提前草就了《檄淮南书》,以便为日后统一天下时做舆论准备(有点早了吧)。

我们经常用“喜怒不形于色”来形容一个人有城府、深不可测。这些人做事比较谨慎,处事低调,在目标没有实现之前绝不盛气凌人,他们实现成功的机率比较大。而李从荣属于相反的另一种人,性格张扬,经常在目标没有实现之前就提前公开自己的政治意图,甚至还扬言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人如何如何。

李从荣在权力高层中的人缘非常差,他不仅得罪了接替安重诲在朝中主事的范延光、赵延寿,而且他和同母弟弟李从厚、姐夫石敬瑭、干兄长李从珂等人的关系势同水火。李从荣的政治智慧确实差的惊人,他也不想想,即使以后当了皇帝,得罪了那些实权派,能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吗?

这些被李从荣得罪的达官显贵自然不愿意李从荣得势,便经常在李嗣源面前煽点阴火。李嗣虽然疼爱儿子,但毕竟他现在还是皇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被取代的命运,哪怕取代自己的人是亲生儿子。太仆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估计是李从荣唆使),李嗣源果然立刻沉下脸来,说“没问题,不过朕马上就回河东养老去。”

不过,毕竟李嗣源毕竟已经六十六岁了,年老体衰,经常闹个小病小灾,大家知道老皇帝撑不了多长时间了,而且李从荣的地位也没有真正的动摇过。这些人都知道一旦李从荣继位,立刻会拿他们开刀。所以都想离开洛阳这个事非之地,做个地方军阀,以保日后有本钱和李从荣对抗。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安重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