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帝>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八章:遭遇一战 四
有那个素未蒙面的史可法都是,包括自己也都是皇上手中的一颗棋子,一个心甘情愿为其所用的棋子。

郑芝虎已经欲罢不能。他甚至下令不要用重炮攻击中华宝舰号,因为那是他将来的旗舰,他可不想有太大的损伤。

“二爷,对方地攻击缓了下来。”郑芝虎身边的一个亲卫跑过来道。

郑芝虎紧紧握住左手的战刀,他又何尝没有看出来呢,问道:“我军还有多少船舰?”

“大约七十艘左右,能战者约三分之二,另外还有一路俘获的商船二十余艘,估计能凑齐六十艘战船参加战斗!”亲卫道。

“六十艘,足够了!”郑芝虎从牙缝里挤出这六个字。冒着丝丝寒意,令左右亲卫一个激灵,轻颤了一下,退后一步。

何斌醒了,这么剧烈的炮战下,除非他主动关闭的六识,又怎么可能不醒呢?

耳边剧烈恶炮声告诉他,战争已经开始,没有了他的阻止,郑芝虎绝对肆无忌惮。郑芝龙临行特地嘱咐要压制住郑芝虎的贪念,但最终以他的昏迷没能劝止住郑芝虎的脚步,同时,他也有了一丝明悟。就算他劝阻了郑芝虎,也只不过把这一战稍稍压后了些,这一战是不可避免,今天打不起来。也许明天、后天,该来地迟早要来。

“二爷!”何斌的声音出现在郑芝虎的身后,瘦弱的身躯被海风一吹。轻微的颤抖了几下。刚苏醒过来的他脑袋还有些疼。但这个时候他不能不来见郑芝虎,毕竟他们现在是一个主子下同坐一条船。

“你醒了。”郑芝虎转过身来看了何斌一眼又转了过去。

“是的。二爷,我们损失如何?”何斌的身份相当于监军又相当于军师,战斗的激烈的程度超过了他地想象,直接令他的心沉了下去,脸色相当的差。

郑芝虎大略的将开战之后情况说了一下,尽管他说地很轻松,但何斌还是看出了郑芝虎内心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敌人火炮的犀利和强大超出了何斌以往对朝廷水师的想象,真地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一海里到五百米的距离,郑芝虎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损失十条海船,还有八艘失去了战斗理,同样洪承畴、陈光这边损失也不少,前后沉船十二艘,有三艘失去了战斗力,原来五十六条船,现在只剩下四十一艘,如果算上被郑芝虎劫掠地商船,现在地双方地船舰数目之比相当于一比二。

双方接触到开战一直到现在不到一个半个时辰,伤亡数千人,战斗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今天地杭州湾只有一支舰队能活着驶进杭州湾。

“二爷,我们现在应该集中力量攻击这艘巨舰,只要击沉或者控制了这艘巨舰,最终的胜利将会是我们的。”何斌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脑中飞快的运转起来。

“不行。”郑芝虎面色一沉,一点都不留余地的拒绝了何斌的提议,他的打法明显与何斌背道而驰,他想将除中华宝舰号以外的船都先解决掉,然后困住中华宝舰号,说道底这是基于他想夺取中华宝舰号制定的战略方案,自始自终,他都建立在自己的**上指挥这一次海战,尽管他海战的经验无比的丰富,他对朝廷这一支舰队还是太轻视了,或者是陈光一开始的被动防御,还有视敌以弱的策略迷惑了他,总之他现在唯一想的是,得到中华宝舰号。

“二爷,对方战斗力最强的就是那艘巨舰,如果我们不打掉那艘巨舰,就算我们把他的其他舰船都击沉了,我们也赢不了。”何斌苦心的劝道,中华宝舰号的火力让何斌感到脊梁骨上冒冷汗,它的强悍甚至比荷兰人的千料大舰还要可怕,整个一个海上巨无霸,不知道朝廷是如何造出来的,如此犀利的巨舰,如果不及早的毁灭或者控制,对郑家来说,带来的将会是灭顶之灾,虽然他也很想俘获这艘巨舰,不过在现阶段,只有毁灭这艘巨舰才有战胜对手机会,眼下正是有个好时机,借着郑芝虎收拢舰队准备近舷攻击的机会,集中四十到五十艘四百料以上的海船,全力摧毁中华宝舰号,哪怕是击沉它,都无所谓!

“放肆,何斌,你敢动摇军心!”郑芝虎双目中露出噬血的红光,从来没有人敢质疑他的指挥能力。就是大哥郑芝龙也从来没有怀疑过。

斌浑身巨颤,这个时候的郑芝虎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他要是再多说一句,恐怕等待他的将会最恐怖地刑罚,就算他看在郑芝龙的面上不会杀自己,但绝对不好过,郑芝虎一直掌管了郑家的刑罚一项,绝对是生不如死的那种,那种非人的折磨他见着就害怕,下意识的他闭上了嘴。

“来人。把何斌押到底舱严加看管!”郑芝虎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准备一意孤行了。

“二爷,何斌毕竟是大爷派来的,您还是……”身旁的亲卫小声提醒道。

“不用你提醒,押下去,打完了仗,我自会向我大哥请罪!”郑芝虎狠狠的瞪了那亲卫一眼,吓的那亲卫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脖子,唯唯诺诺的退到一边。

郑芝虎如果按照何斌的建议去做,或许还能坚持更长一段时间。甚至给洪承畴的登陆部队和陈光的舰队重创,但是他选择了一个自取灭亡的打法,就注定了他在占据了丝丝微妙优势的情况下反而打败,以至于全军覆没。在那样的情况下,就算洪承畴不提醒陈光,陈光也不会放过一块板返回福建的。

进入近战范围,郑芝虎的舰队居然各自分散开来。似乎有各自为战地味道


状态提示: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八章:遭遇一战 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