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遵命。”朱能手握马刀,向他恭敬一揖,随后双腿一夹胯。下坐骑传令去了。大军的统帅、身份尊贵的皇子与他们一同行进并肩作战,作为臣下的他们又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
为了争取抢在自己的三哥之前消灭敌军,朱棣一边下令风雪中行军,一边安排张玉先派几股哨兵前去打探敌人的巢穴。看着朱能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中,朱棣心里估摸着张玉应该快回来了。
果然,说曹操,曹操就到。没半晌的功夫,左护卫张玉就兴冲冲地回来向他复命了。
“王爷。”张玉迅速下马,难掩兴奋之色。
朱棣亦下马在雪地中一步一坑地靠近自己的爱将,对方见状急忙快步向前迎候。
朱棣抓着他的手,小声耳语道:“找到了吗?”
这是最高军事机密,张玉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附耳道:“回王爷,末将发现了他们的营寨,就在迤都附近。”
“好。”朱棣会心一笑,继续道,“传令下去,兵分三路对他们形成包围之势。堵住他们可能会突围的道路后,就让大家先按兵不动,就地扎营。”
张玉听完后,疑惑道:“王爷,我们马不停蹄地赶路,不就是为了找到敌人后消灭他们吗?既然如此,为何不抓紧时机将他们一举歼灭?”
“张将军莫急。”朱棣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本王另有打算。”
风雪中行军艰难,但同时也令视线受阻,是大军最好的掩护。当风雪过后,北元军队的士卒步出营帐时,他们惊愕地发现自己已被团团包围了。明军的大旗距离他们最近的营帐不超过十里。
北元众人被吓得不轻,这简直就是神兵从天而降。可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对方发现自己的营地后却没有进攻。远远望去,明军军营里秩序井然,将士们都是有条不紊的样子,好像也没有要马上冲杀过来的样子。之前己方毫无防备,若是他们攻过来,必定束手就擒,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因此北元士卒很是费解,对方如此这般,究竟意欲为何?
朱能在前方巡视了一番后回到中军大帐。他行完礼后,向坐在大帐正中的主帅问道:“王爷,敌人已被我们重重包围了,您何时下令进攻?”
“稍安勿躁。”朱棣喝了口热茶暖暖身,气定神闲道,“我军将士冒着风雪长途奔袭皆已疲惫,而元军却是以逸待劳。虽说我方兵力要强出对方许多,但困兽之斗尤作垂死挣扎,如此一来我军也会有不小的损失。”
“王爷,末将担心敌人会趁机孤注一掷突围出去。一旦他们的兵力分散,我们要想再追就比较麻烦了。两军交战必有死伤,王爷您难道想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敌人全部拿下吗?”朱能说出自己心中的困惑。
“朱将军所言正是。”
朱棣对着自己的爱将挑了挑眉,神秘地笑了一下。
这情形看得朱能更是云里雾里。看着自己的主帅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心中却是疑窦丛生。
与此同时,在北元军的大营中,侍卫进来向太尉乃尔不花禀告,说是有明军主帅燕王朱棣的使者求见。
“使者?”
焦头烂额中的乃尔不花听闻这个消息后呆愣了片刻。他的大军都被团团包围了,朱棣想要灭了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何还要派使者来?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可是目前自己除了看看来人到底什么情况,似乎也没什么其他的选择了。于是他开口道:“让他进来。”
来人一进大帐,乃尔不花就大吃了一惊。
“是你,观童!”
“太尉,好久不见。”
观童向他行了个礼,面带微笑地看着一脸惊愕的对方。
此人原先也是元朝的部将,后来归顺了明朝,所以与乃尔不花也算旧相识。但更要紧的在于,当年辽东一役中正是这个观童成功替朱元璋劝降了前任太尉纳哈出率二十万众归顺,因此名声大震。今日朱棣派他前来,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虽然自己面临的是兵临城下毫无还手之力的窘境,但乃尔不花毕竟是现今北元的太尉,他不能在外人面前失了自己的身份。于是他故作镇定道:“观童,你是来替朱棣做说客的吗?如果是这样,本太尉劝你还是省省力气吧。我们蒙古将士就算战到只剩一兵一卒也不会轻易低头的。”
观童瞧他虚张声势也没有点破,客气道:“太尉勇猛,在下早有耳闻,且倾慕已久。只是如今这局势,相信无需在下多言,太尉心里也很清楚了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太尉您又何必去做那无谓的牺牲?您难道忍心看着这些跟随您多年的部众去送死吗?况且他们还有家人孩子,以后这些人该怎么办?没了家里的男人,在草原上,女人和孩子就是任人宰割的猎物。这样的结果是否太过凄惨?”
乃尔不花看了一眼身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侍从。他们的确都上有老下有小,若战死了,今后他们的家人就四处飘零,成了别的部落待宰的羔羊。思及此,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恻隐之心,刚才还盛气凌人的他,气焰顿时去了一半。可他嘴上仍然坚持道:“我们不怕,我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民,不战斗到流干最后一滴血,就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