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这些人联起手来,就组成了“倒袁派”,他们手里没有军队,可以利用的只有政治资源,这一点他们不如袁世凯,但是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联合阵线实际上也充当着他们的盟友的角色,就昨天,传来消息,郑州已落入联合阵线手里,连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也被活捉了,而且还拍了封电报到总统府,要袁世凯认清形势。
一个内敌,一个外敌,这内外夹攻之下,袁世凯已是无法招架,心力之憔悴,也只有他身边的人才能体会,但众人也是无能为力,事到如今,连自己的前途都是渺茫,哪里还顾得上袁老帅呢?
“大总统钧鉴!现我军兵力太过分散,处处防守,便是处处不守,反观联合阵线一方,他们现已转入进攻,攻何处,何时攻,这决定权他们手里,我军被动防御,这就需要足够的战略预备队,但是目前北洋南进第一军仍东南滞留,兵力总体捉襟见肘,实无法守卫如此宽广的正面。”
张孝准拿着一根竹鞭,指着书房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大比例尺军用地图,面无表情的叙述着他的看法,现北洋军兵力不足,可是袁世凯却还打算处处防守,这简直是自寻死路,张孝准都开始怀疑袁世凯压根就不懂现代战争了。
袁世凯的这种打法,那就是过去湘军的那种“扎硬寨,打呆仗”的延续,这种战法早已过时,对付一下农民起义军还凑合,但是如果拿来对付联合阵线就太儿戏了,因为根据目前的前线战报来看,联合阵线正收拢兵力,集中力量向北扫荡,对付这样的敌人,分散兵力防守是愚蠢的,要想保卫京津地区,目前好的选择是龟缩待援。
说实话,张孝准现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已完全看清了北洋军的实质,这就是一支披上式军装、操练式武器的旧式军队,这支军队身上,他完全看不到国防现代化的希望,这样一支封建色彩浓厚的军队越早完蛋,对于这个国家就越好,但是另一方面,作为袁世凯身边的高级军事顾问,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是张孝准的职责所,不然的话,那就真跟那些北洋将领们说的那样,他张孝准是“只吃饭不干活”了。
“那依你之见,我军该如何布防?”袁世凯显然也动摇了,将目光投向张孝准。
张孝准心里叹了口气,竹鞭一指,挪到了地图的东南角上。
“依卑职之见,现好的方案莫过于将北洋南进第一军从上海南京一带调回北方,就算不能全都调回来,至少也应该调一部分北上徐州,守住这个战略要地,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南北陆上交通的畅通,即使放弃东南,也必须守住山东、江苏。”
“东南乃财赋重地,怎可轻易弃守?我已派巡洋舰队南下上海,现汤乡铭已率领江防舰队狼狈逃往九江,东南局面大好,正是我北洋第一军反攻杭州之时,怎能此时将第一军撤回北方?即使京津不可守,只要占据了东南,我北洋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袁世凯不甘心。
“北洋根本不东南,而直隶、京津,京津一丢,北洋就失去了大义名分,那就是丧家之犬了,联合阵线可以占据东南,但北洋却无法占据东南,这是时势,亦是人心。”
张孝准叹了口气,向袁世凯望了过去,然后又看了眼站一边的段芝贵。
迁都,这个建议就是段芝贵刚才提出来的,而从袁世凯的话来看,他显然也动了心,不过张孝准看来,这个建议毫无实施的可行性,因为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且联合阵线杭州也摆下了一支重兵,虽然不如共和军那般善战,但豫南胜利的鼓舞下,他们未必没有与北洋南进第一军进行决战的勇气。
说到底,袁世凯制订的那个“东守西攻”战略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如果袁世凯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的话,他根本就不应该先打河南,他应该先解决杭州方向的联合阵线部队,从战略上孤立西线联阵部队,就算无法击败赵北,至少也可以避免现这种窘迫局面。当然,这个战略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就凭北洋军此次豫南之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北洋第一军未必能够西线联阵部队顺着京汉线打到京津之前攻克杭州。
还是那句话,实力决定一切,以北洋军的实力,不可能用武力统一南北政令,不可能消灭联合阵线。
“张孝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段芝贵白了张孝准一眼。
张孝准放下竹鞭,走到袁世凯跟前,鞠躬,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封信,双手呈了上去。
“张某无能,不能为袁大总统解此战略之困境,实愧对袁大总统的信任,思来想去,只有辞职一路可走。这是张某的辞呈,请袁大总统批准。”
袁世凯有些诧异,没有接过那封辞呈,扭头瞪了段芝贵一眼,然后又回过头来,看着张孝准。
“闰农,你这是做什么?现中枢正处困境之中,你怎么能甩手不干?怎么,你也想学盛宣怀那帮人,落井下石么?”
袁世凯先责备几句,然后话锋一转。
“我已决定,组建北洋陆军京畿守备司令部,现缺个司令,若你愿意,这个司令就让你来做!”
袁世凯此话一出口,场众人无不骇然,段芝贵本想说话,但被袁世凯一个白眼瞪了回去,书房里一时静得诡异。
张孝准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