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数据三国>第五十八回 南北汉吴成鼎立 四方诸侯拓疆土(5)

交州百官听闻刘协有一子未死,反被南烨所救,有的恍然大悟,感叹南烨国师未卜先知。有的则是将信将疑,不知这故事是真是假。还有人暗挑大指,认为南烨本有机会杀人灭口自立为帝,却要救回刘协子嗣拥立为帝,不愧为仁义之主。

南烨也不管百官如何去想,直接对一众文武言道:“曹丕篡逆,逼迫先帝禅让而得天下,名不正而言不顺,因此时日无多便复王位。曹丕退位,本该将帝位复还于先帝,怎奈先帝无福身死,而先帝之子理应继承汉统。因此我欲立先帝子嗣刘懿为帝,诸公以为如何?”

郭嘉、典韦一文一武带头出班道:“国师英明!臣等愿遵国师法旨!”

百官见此二人一出,才明白南烨早有计划,几个随军重臣想必全都知晓,只是没有说破。这倒是与郭嘉所言相符,就是南烨为了保护刘懿安全,将此事隐瞒下来。既然南烨与一群重臣全都意见一致,百官也就不再多言,纷纷附议。

南烨命人选择良辰吉日,筑坛于南郊,举行继位大典。与刘备、孙权相比,南烨拥有的财力、物力、人力都强出许多,典礼盛况空前,数十万百姓前来观礼。南烨领着化名为刘懿的儿子南懿走上了圜丘祭坛,朗读祭文,拜祭天地。

六岁的南懿身穿龙袍头戴龙冠,老老实实的立在南烨身旁跟着父亲一同拜祭天地、祖先。尽管他还不太明白当皇帝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叫刘懿,但是他知道听父母的话才是乖孩子,十分配合南烨的行动。

南烨对小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如此乖巧听话的孩子不由他不喜欢,此时南烨觉得南懿比他那几个有理想的哥哥强多了。其实南烨的几个儿子不愿当皇帝也和他这个当爹的教育方式有关,南烨自己就对皇权反感,潜移默化也影响了下一代。

告祭礼成,南烨与南懿转身面对祭坛之下的官员百姓。只见坛下众人分为三层,最近一层是文武百官,往外一层是旗分五彩的交州军,最外层则是密密麻麻的百姓。虽然祭坛之下有数十万之众,可是众人鸦雀无声,都将敬畏的目光聚集在南烨和南懿身上。

南懿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难免有些怯场,小手紧紧的攥住父亲的手,表现出十足的依赖。南烨低头对儿子微微一笑表示鼓励,而后宣布道:“祭天已毕,新君登基。行礼,奏国歌!”

百官闻言一齐躬身行礼,连拜三拜,众士卒齐行军礼,数十万百姓黑压压跪倒一片,山呼万岁。礼毕之后乐师奏乐,百官士卒齐声唱道:“大汉雄立宇宙间,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锦连,科学大道开新天,国运绵长亿万年……”

简单的歌词通俗凝炼朗朗上口,曲调昂扬流畅。百官士卒只唱了一遍,便有百姓跟着哼唱第二遍。等国歌唱到第三遍时,祭坛下已然是数十万人的齐唱,一时间歌声震天。

国歌唱罢,南烨又宣布道:“升国旗!”

随着南烨一声令下,百姓就见士卒之中走出一个百人组成的仪仗队。仪仗队中的士卒全都一般高矮,精神抖擞,护送着一面旗帜。仪仗队围绕祭坛绕行一周之后,这才来到祭坛之前的旗杆之下,将旗帜缓缓升起。当旗帜随风飘扬,远处的百姓才看清国旗的样式。

国旗由红、黄、蓝三色组成,黄色为底色,有炎黄子孙之意。国旗正中是红色的“汉”字,代表大汉朝。一条蓝色盘龙围绕着中央的红字盘旋飞舞,代表蓝天、蓝海、神龙皆护佑大汉。百姓见此旗帜,再次高呼万岁。

升旗仪式结束后,南烨命人奉上玉玺交给南懿,而后宣布:“阅兵仪式开始!”

一队队早已准备好的士卒排着整齐的方阵,从拱卫祭坛的大队人马中分离出来,依次走过祭坛开始阅兵。法师亲卫、陷阵营、藤甲军、交州骑兵、铁浮屠、拐子马、元戎弩兵,交州海军、无当飞军、霹雳车队……十几个方阵,不同装备、不同特色的士卒看的百姓眼花缭乱,在场所有人都直观的意识到了交州军的无比强大。

每一个人都为这雄壮无比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就连年幼的南懿也不例外,小脸激动的有些发红。南烨见方阵开始走过祭坛,便小声提醒南懿道:“该你说话了,还记得说什么?”

南懿朝南烨点了点头,而后卯足力气,用稚嫩的童声喊道:“大汉将士万岁!”

正在行进中的士卒方阵听到这声音立刻齐刷刷的望向祭坛上的南烨父子,一边敬礼一边高声回应道:“皇帝陛下万岁!”

南懿听到回应更加心潮澎湃,接着喊道:“将士们辛苦了!”

士卒们也卯足力气吼道:“为百姓太平而战!”

前来观礼的百姓听到如此激动人心的口号顿时欢呼起来,纷纷叫喊道:“大汉将士万岁!”“皇帝陛下万岁!”“光华国师万岁!”……

司马白在祭坛之下仰望着祭坛上的南烨,听着耳边的欢呼声,心中也说不出什么滋味。从儿时起她就知道家人死于南烨之手,一心想着找南烨报仇。可是当她今天第一次见到仇人的时候,心里却出现了一丝迷茫,不由想起了临行前司马懿的话。

“莫非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南烨所做的都是对的?”司马白不由在心中产生了疑问,可是紧接着她就又在心中否定道:“就算他对天下人有恩又如何?他与我有仇,我便该报仇。对错无关紧要。”想到这里司马白的目光又坚定起来。

状态提示:第五十八回 南北汉吴成鼎立 四方诸侯拓疆土(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