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科幻未来>武装者>429章 路平
的田建明也叫了出来。

田建明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立刻赶来劝说路平,他先让村长纪友贵去劝说这位农业硕士。与此同时,田老头迅速组织信息部人手调阅了路平近期以来的所有活动记录。

晚饭的时候,坐在公共食堂里的路平看着对面一帮喧哗不已的孩子正在发呆,田建明端着个不锈钢饭盒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说说看,你到底有什么想法?还是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帮助你。”田建明看了一眼路平。

路平叹了口气:“这里没有我想要的生活。”

“哦?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可以直接提出来,只要我们能够解决的,立马给你办到。”

“田部长,我完全理解互助会的三大原则。这种对我的特殊优待,对别的会员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我不需要这种错误的照顾。”

“或者,能不能告诉我,你想要什么?”田建明注视着对方的双眼。

“我想要自由。”

“自由?十里铺没有自由吗?”田建明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他仍然像第一次听到时那样本能地展开了反驳。

“这里没有我想要的自由,我无法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路平说着话,解下了自己手上的腕式终端,轻轻放到桌边。

“没有挽回的余地吗?”

“我已经想清楚了,我要去南方待上一段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路平也坦然看着田老头犀利的双眼:“我非常感谢你,田部长,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我也要感谢安会长、徐部长、左组长他们,是你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我。. ”

田建明没有被这些肺腑之言打动,他埋下头开始吃饭,大嚼了两口腌黄瓜后才继续说话:“因为有你的存在,互助会的无土栽培种植产量翻了将近一百倍,如果能在未来十年内推广到全世界,有多少人将会因为你的才华而逃脱饿殍的宿命,这难道还不是你的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吗?”

田老头扬起筷子,在半空中虚点了一下。

筷头所指的方向,在公共食堂的山墙顶部,贴着一张巨大的半身相片。

那不是互助会会长安秉臣,也不是任何帝王政客的肖像。那是一个老头,蒜头鼻招风耳,眯缝着一对略显浮肿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画面外的所有人。

这个老头,是全世界闻名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他主持开发的高产杂交水稻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让中国能在人均耕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不再受困于食物缺乏的危局。至于杂交水稻出现后,仍然有饿死人的情况,那完全不是这位老科学家的责任。

路平当然认得自己这行的祖师爷,但是,他还是摇了摇头:“我,成不了他那样伟大的人。而且,我也不想当个伟大的人。”

他站了起来,提出告辞:“明天早上,我把工作交接了,就会离开十里铺。”

在路平即将转身离去时,田建明放下筷子突然问道:“你是不是找到了新的营养液配方?”

路平愣了一下,停着步:“我累了,不想在这里继续消耗我的生命。”

田建明没有理会,继续问:“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该这么无偿地奉献给互助会?”“你想太多了,田部长。”路平说完,快步走出了公用食堂,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潘紫烟。十个小时后,路平蹲在从q市开往厦门的私营海轮底舱中,昏昏欲睡。

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舱室里尽可能塞满了南下的战争难民。在南腔北调的嘈杂声中,各种熟悉和陌生的臭味,不时熏烤着他的鼻腔。

路平不喜欢狭窄的空间,或者说,他从小就有轻微的幽闭恐惧症。十里铺的无土栽培试验场里,立体化种植层最多有十五层,为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详情,他经常不得不在各层之间的维护通道里爬行。在强光灯的反复炙烤下,那些狭窄通道里的温度足有四十度,每一秒钟,紧贴头顶的种植层都像要坍塌下来,把他永远压在深渊深处。

但这并不是他真正要离开十里铺的原因。

半个月前,路平从能源部采掘组的一位同事那里得到了少许钆钪稀土粉末,那是从青海白日格地区最后采掘提炼的一批稀土。路平试着把这些钆钪粉倒了一些在自己住所的花盆里,三天后,花盆里种的一株四季常绿的小榕树迅速膨胀起来,最终斜出盆外,让整个花盆重心失衡掉下来摔个粉碎。

路平重新弄了个塑料花盆,装了半盆细粒石英砂,放进六粒麦种,然后倒三克钆钪稀土粉末,每次灌溉营养液时都作详细日常记录。每当他回到住所之前,都刻意脱下了自己的腕式终端,以保证即使是智库也无法觉察自己在住所偷偷进行的这个小试验。

一周之后,小麦苗株的高度超过了一米。这种生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农业种植史上最逆天的记录。被吓坏的路平拔掉麦株烧毁,同时倒掉了花盆里掺杂着稀土粉末和营养液的细粒石英砂。

他相信,他找到了主粮产量跨越百倍门槛的钥匙。

但是,那是他的发现,他的劳动成果,互助会没有权力拿走它。

他知道互助会的无障碍信息渠道意味着什么,他也很清楚如果让智库知道这个发现后会怎么做。

就算他因为这个发现接替左天亮的位置,甚至接替徐鲁生的位置,那也不是他想要的目标。管墙滴漏式种植法的辉煌只给他带来了一个毫无


状态提示:429章 路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