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声炮响

当平安的军队抵达宿州附近的淝河之时,已在此埋伏等候两天的燕军悉数杀出。平安没有防备,大军被击败,好在是平安本人安然无恙,带着残兵逃跑了。

为了在淝河伏击平安部,燕军自然也是耽误了行程,盛庸的大军眼看着又追上来了。为了彻底解决掉这些“尾巴”,燕王朱棣在睢(sui

)水设伏。

两军遭遇之后,平安仍为南军先锋,双方经过一番激战,谁也没占着多少便宜。双方只得各自隔河据守,战局又成了胶着的状态。这个时候,朱棣决定再次发挥自己的长项——偷袭。

这日夜间,朱棣只留下少量军队在河边虚张声势,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大军绕道三十余里,准备渡河偷袭。

谁知朱棣的阴谋被两个相当了解他的人看穿了,这两个人便是平安和徐辉祖。平安早做好了防备朱棣偷袭的准备,还让徐辉祖率领一支人马给朱棣设下了埋伏。

总之,朱棣这次发动偷袭,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不仅没有偷袭到南军的人马,反而自己损失了大将李斌,折损了不少士兵,只能匆匆撤回河对岸,继续与南军对峙。

关键时刻,朱棣再次发挥了隐蔽战线的优势。他让自己的内应在应天鼓吹应天兵力空虚,必须要派个稳重、得力之人驻守,就这样,曾多次让朱棣挨闷棍的徐辉祖被调回了应天。

随着徐辉祖的撤回,加上南军缺粮,平安、何福等将领经过商议,决定暂退灵壁坚守。

南军缺粮,朱棣早看出来了。既然如此,朱棣一不做、二不休,就在平安、何福等人率军前往灵壁的过程中,他派人截断了灵壁通往南边的要道。这一下,南军更加缺粮了。

虽然灵壁有深壕高垒,燕军想破此城是十分困难,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呀,南军饿着肚子,哪还有精神跟朱棣玩儿下去。于是,便开始有南军士兵开始溜号。

平安、何福等将领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找不到粮草,逃跑的士兵会越来越多。不得已,平安、何福等将领决定连夜突围南撤到淮河一带寻找粮草。为了达成突围的突然性和一致性,他们还约定了突围的信号:三声炮响。

可就在当天傍晚,“三声炮响”的突围信号传达到每一位士兵之后,还是有人觉得突围这事儿不靠谱儿,于是乎,有人立即溜了号,直接投奔了灵壁城外的燕军,并将“三声炮响”这个重要信息透露给了燕军。

朱棣得报,立即点起兵马直奔灵壁城,埋伏在城外要道之旁。为了检验那些投降过来的南军是不是在说谎,朱棣决定做一次试验,他让麾下兵士朝着灵壁城头放了三炮。

试验的结果,当然是令朱棣十分满意。城中的兵士听得三声炮响,以为是突围的信号,立即是打开城门,疯狂地冲了出来。他们以为自己即将逃出升天,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确实是“升了天”,因为他们都没能活着逃出来。

眼见灵壁城门洞开,南军一片混乱,朱棣岂会放过这种好机会?燕军是一阵酣畅淋漓地痛杀,几乎是全歼这支南军。平安、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多员大将遭生擒,唯有何福运气实在是太好,竟然逃脱了。

平安被生擒,朱棣麾下将士纷纷要求杀死这个曾经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的南军先锋官。平安本人自然也是做好了人头落地的心理准备。

出乎平安意料的是,朱棣声泪俱下的劝说麾下的将士,说他也想杀了平安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但冤有头、债有主,平安虽然曾经深深地伤害过我们,但他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刀,拿这把刀的人,才是咱们真正的仇人……

说服了麾下的将士们之后,朱棣命人将平安送回北平,并当着众将的面,让人给北平的长子朱高炽带话,一定要善待平安,还说平安是先帝的养子,平安父子曾为开创大明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咱们不能滥杀功臣……

燕王朱棣这戏演得很真实,不仅是感动了自己麾下的兵士,一时之间,“燕王仁厚”的叫声响彻灵壁上空。那些被俘的南军将士,也因燕王竟然能如此厚待平安,便纷纷投降了燕王。

取下灵壁之后,燕军兵锋直指扬州。燕王善待平安之举,再度发挥了巨大威力,扬州守军不战而降。至此,朱棣与侄子朱允炆已经能隔江相望了。

你看看,这才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水平。顺带交待一句,朱棣登基之后,先是任命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后来又晋升其为行后府都督佥事。可是到了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天下已经安定之时,朱棣在一次批阅奏章之时,见到了平安的名字,十分意味深长地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平保儿(平安的小名)还在世吗?”

朱棣还故意让这句话传到了平安的耳中,平安也是聪明人,便十分识趣地自杀了。

惊闻叔叔朱棣已杀到长江对岸,建文帝的心里是一团乱麻。先前为了实施缓兵之计,他曾派人与朱棣交涉,说自己已经罢了齐泰、黄子澄的官,并将他们逐出了应天。

此时的齐泰、黄子澄确实不在应天,他们名义是被建文帝逐出了应天,实际上是奉建文帝之命,在外募兵准备勤王呢。

当然,建文帝的这个小伎俩岂能骗得到朱棣?朱棣在心中不屑道:论坑蒙拐骗,你娃儿还太嫩了点儿,老子才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由于齐泰、黄子澄不在身边,六神无主的建文帝只好


状态提示: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声炮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