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不过出乎李文忠意料的是,朱元璋召他入宫之后,并未当面斥责他,而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他,做人不要太高调,不要授人以柄。

另外,朱元璋也反复告诫李文忠,要注意搞好团结。早先在浙江,他与谢再兴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又与杨宪闹得不可开交,如果老是这样,对他的名声可不好。

李文忠出宫之后,去探望过卧病在床的李善长,也拜会过胡惟庸。李善长和胡惟庸均向李文忠表达了相当的善意,说大家都是出自淮西,应该团结起来,不能让浙东集团的人为所欲为。

李文忠与李善长、胡惟庸达成临时同盟之后,便心生一条毒计,准备一举除掉杨宪。不过,这件事儿他可不能随便向别人说破,否则极易引火烧身。

李文忠只是告诉李善长、胡惟庸二人,既然大家现在是同踩一条船,那么,大家就要齐心协力,想办法收集杨宪的罪证,向皇上上密折。只要上的折子多了,皇上必然会恼火杨宪。

还有最重要的是,将来一旦杨宪失势,大家千万不可手软。要一举置杨宪于死地,切不可斩草不除根。

李善长和胡惟庸知道李文忠是准备跟杨宪大干一场了,为了表示诚意,李善长授意胡惟庸立即去找刘炳面授机宜。

这刘炳也是淮西人,早年间曾受过李善长恩惠,现在在御史台出任一名御史。因为御史中丞是刘伯温,他知道刘炳与李善长的渊源,自然是不会重用刘炳,几乎是除了一些简单重复性的抄写类工作、简单的办案工作,不让刘炳参与御史台的任何重大事宜。

不过这样也好,刘炳这些几年工作也相对清闲,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按照李善长对其的点拨,刘炳这几年几乎只干了一件正事儿,那就是不断收集浙东集团骨干分子的材料,尤其是刘伯温、汪广洋、杨宪这三人的材料。

要说浙东集团的这些人,在为官清廉方面,的确比淮西集团做得好。毕竟浙东集团的人都是文人出身,骨子里自带着一种清高。不过这种清高,有时候就会被别人理解成孤傲、目中无人……

经过胡惟庸的面授机宜,三天之后,就有大量的揭发杨宪的材料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这些材料几乎都是由中书省的胡惟庸递交,而这些材料中有大部分都是御史刘炳所奏。

在这里,或许大家有一个疑问。杨宪贵为中书省左丞相,这些举报他的材料怎么能够通过中书省向皇上递交呢?

那是因为胡惟庸有这个权力。因为被举报之人是中书省左丞相杨宪,而当时的中书省没有右丞相。因此,按照规定,胡惟庸作为中书省参政,可以把这些材料直接呈递给皇上。

试想一下,假如胡惟庸必须得把这些材料先向杨宪汇报,那杨宪怎么可能让这些材料落到朱元璋的御案之上呢?正是因为杨宪是当事人,因此他必须回避。而作为中书省当时的实际二把手,胡惟庸把材料直接呈递给朱元璋完全是合理合法的。

当然,先前那些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告发杨宪的材料,胡惟庸却并未直接呈报给朱元璋,反而是交给了杨宪。胡惟庸的目的,就是要让杨宪知道有这些举报他的材料,让杨宪认为背后是李文忠在搞鬼。

也就是说,胡惟庸对于这些材料要不要直接呈报给朱元璋,还是有一个自由裁量权的。这个自由裁量权如何使用,就是一种政治能力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材料,包括之前弹劾汪广洋的材料,虽然有很多都是出自御史之手,但并未经过御史台。因为一旦经过御史台,以刘伯温之精明,很可能将这些事情给解决掉了,哪容得了杨宪、胡惟庸等人在这里兴风作浪。

对于杨宪的为人,朱元璋还是清楚的。他知道这事儿是有人在背后指使,而刘炳等人只不过是马前卒。

为了让背后指使之人露出水面,同时也是为了考验一下杨宪的政治智慧,朱元璋将这些举报材料一骨脑儿交给了杨宪,且没有多说任何一句话。

杨宪一下子看到了这些材料,吓了一大跳。当着朱元璋的面,他没敢发火。可回到中书省之后,杨宪立即大发雷霆。

他先是质问胡惟庸,这事儿为什么不向他报告?

胡惟庸心道:这事儿能向你报告吗?这事儿要向你报告了,这些材料怎么能到皇上哪里?

不过胡惟庸倒是赔着笑给杨宪解释道:他也对这事儿挺为难!毕竟这些材料是来自御史,而且按照规矩,这些材料他必须交给皇上。他把材料呈上去之后,正准备就此事向杨宪汇报,没想到皇上竟然将材料转交给了杨宪。

不待杨宪琢磨胡惟庸这话的真假,胡惟庸故意岔开话题道:“皇上看完这些材料之后,立即将材料原封不动交给丞相。看来,皇上对丞相还是信任的呀!这古话儿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事儿丞相还是看开一些的好……”

对于胡惟庸的这番“好言相劝”,杨宪没什么反应。他冲胡惟庸挥了挥手,让胡惟庸退下了。

经过一番琢磨之后,杨宪去找了刘伯温。

刘伯温听说御史刘炳告发杨宪,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惊讶。他告诉杨宪,刘炳与李善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先前你三番五次举报李善长,这家伙自然也想着还击你几下子。好在是皇上竟然把这些告状信交给你了,那说明皇上是信任你的。你也不必要对此事耿耿于


状态提示: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