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士兵向前冲>二百四十六、发现弹药库
看看再说。”吴江龙说完,上前搬箱子。张兵和李维兵一旁帮忙。

史柱国听见这边有动静,问,“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想看看这里面装的是啥?”吴江龙一边动手干活,一边说。

史柱国看到满屋子堆砌的箱子后,也是有些发楞,“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怎么会屯集这么多箱子呢!”因此,当听说吴江龙他们准备打开看时,他也走了过来。

一个箱子被弄下来了,但盖子是被封死的,除非有什么铁棍之类的东西才能弄开。

眼下情况紧急,这么多人聚集在这,万一时间过长,难保不会出现问题。何况地面都是光光的,去哪里找铁棍子。

吴江龙急了,对张忠说,“来,你按着,我试试。”

吴江龙两手扣住箱沿,想要发力打开。使了半天劲也没弄动。

这时,董燕从一旁走过来,把一根铁棍伸给吴江龙,“用这个试试。”

还是女人心细。他发现吴江龙他们使用蛮力也弄不开。于是便用手电在四下里找。突然他在箱子的夹缝中发现了这个铁棍。轻轻一拉便抽了出来。然后拿给吴江龙。

吴江龙抬头一看,是根铁棍,也不问董燕是从哪里找的,随手接过来。把尖的一头伸向空隙,两手向上一叫力。只听咔嚓一声,箱子盖被掀开了。

箱子里露出一发涂满黄油的炮弹。

既然是炮弹,此地就不用猜了,必是军需库无疑。

“再打开别的看看。”史柱国还想尽一步了解下情况,于是让吴江龙换个地方,又打开了两个箱子。

打开的箱子中,有的是枪,有的是子弹,还有苏式手榴弹。

看到这些东西,这就更加坚定了史柱国的判断。看来这是越军的一个军需仓库。

韩元在众人忙乎是,他也没闲着,找到门口向门外偷看。等他发现了门外的景物后,心里便产生疑问,“这是一个欧罗巴的式的废弃教堂,啥时变成军用仓库了。

韩元过来向史柱国重申了自己的想法,史柱国问,“以前这里装过弹药吗?”

“没有,这个教堂一直在空着。你也知道,咱不信这个。所以北越政权扎根后,就没人敢到这里来。时间一长,它也就没用了。”韩元介绍说,“这里离市区稍远一点,因此很少有人来这。我也是为了了解河内周边环境,才知道这里有这么个建筑。”

“那武昌平为什么说是参谋部呢!”史柱国还想弄清这个问题。

于是,韩元问武昌平,“武少校,史队长问你,当初你怎么就认为这里是参谋部。”

武昌平说,“因为我听到的那几个说话的人,都是参谋部的。”

“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史柱国问。

韩元把这句话又转给了武昌平,“他们是干什么的?”

有一个是在作战部门,另外两个是管军需物资的。”武昌平说,“这几个人跟我关系不错,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些弹药是什么时候放进来的。”史柱国又说。

武昌平听了韩元的转翻译后,说,“也就是最近,以前没有。我听他们几个说过。有一大批苏式装备要过来,正愁没地方放呢!当时我也问过,现在不怎么打了,怎么还进这些玩艺。我作战的那个老乡嘲笑我,说我是书呆子,不了解国家大事。为了不暴露我的身份,我也就没挑明,继续装个老实人。”

几个人正说着,在门口担任警戒的李森发出信号,“有人过来了。”

你想啊,这么大一个军械仓库放在这,就是里边不住人,外边能没看弹药库的哨兵吗!

在依稀可辩的微光下,李森看见走过来的,还真是一名持抢的哨兵。

这个哨兵本来是站的远远的,可是,当他发现里面好像有响动时,便慢慢走了过来。

弹药库周围都是新建的铁丝,又有外围哨兵把守着,做为最里层的一道警戒线,他对弹药库的安全还真没什么顾虑。可不知怎么的,他忽然听见里面有响声。于是,这才缓缓走来。

李森发出信号后,屋里的人赶紧把手电灭掉,屏住呼息躲到了黑暗处。

哨兵快要接近门口时,在他的身后发出一道手电光。

哨兵紧张地把枪一端,回转身,朝着手电方向问口令。

光线黑暗处发出了短促的叽哩哇啦声。

这名哨兵对上口令后,把枪收起来,等着来人过来。

来人是名越军军官。这名军官走到近前问,“你怎么离开哨位,跑这里干什么?”

按着规定,仓库有着防火的重要禁令。站岗值勤的哨兵没有特殊情况,是绝对不允许靠近弹药库。

因为在当时,越南士兵中抽烟的人数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么多当兵的整天聚拢在一起,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只好用抽烟来解闷。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有数的几个军饷钱,根本不够花。所以,这些士兵们是捞什么抽什么。

只要是有烟燎味的的东西,他们都敢抽。那些树叶、草叶就更不用说了。

树叶、草叶好找,可是卷烟的纸却不好对付。

也不知是哪一天,一个士兵竟然发明了用裹过枪的烂纸来当烟卷的外衣。一下子,曾经被人到处丢弃的,带着黄油味的破纸也成了抢手货。紧跟着,这些在弹药库站岗的士兵也成了香饽饽。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弄些这样的纸,找个机会送给老乡,或者是跟自己不错的战友。

还有一点,有


状态提示:二百四十六、发现弹药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