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72 幽冀燕云:文书生武进士

第072幽冀燕云:文书生武进士

郑义北攻京师,迎面第一个对手是山东、南直隶两省总督朱大典。

朱大典所辖兵员号称三十万,自西而东分驻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东昌府、兖州府等地方,半包围方式层层围堵郑义。兵力分布有密有疏,朱大典重兵镇守节点只有两地,山东节点在兖州府东阿县,河北节点在彰德府广宗县。两省总督朱大典布局中,广宗县防御尤其重要,号称集结有十八万战兵。职方司情报显示,不仅朱大典本人督军广宗,吴襄、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李卑、艾万年、贺人龙等七员有名有姓战将也全部集结于此。

就军事地理来说,广宗地势平坦,无险关无雄城,并不适合重点布防。

之所以如此行事,乃是因为朱大典欲借助此地厚重历史韵味。

崇祯七年春夏,郑义超时空购买粮食,流民营式无限量救灾救灾,令山西河南饥馑难民快速转好。尽管明军官府朝廷不断辟谣,说妖贼寅吃卯粮,说妖贼抢完大户就完蛋,但与河南山西毗邻府县却能显著觉察崇祯七年与崇祯六年的不同:难民流动方向变了,崇祯六年难民从山西河南往外逃,崇祯七年难民从外往山西河南逃。不纳粮不纳税,一石小麦二两四钱银,没钱没粮的话也有流民营收留,……种种王道乐土般幻想,令“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古老谶言重新散发新活力。

河北大地,本来就是太平道黄巾贼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的家乡。天下大吉谶言在河北刚传数月,就有饥民臂缚黄巾,手擎太平旗帜,四面八方闹起来。若非朱大典、卢象升等督抚及时率兵布防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地,这些府县说不定已经滋生了真正的黄巾太平道。尽管朱大典、卢象升镇压及时,河北情势仍然不容乐观,刚起义就失败的河北饥民,或成功逃亡河南山西归顺郑义,或窜套河北东部、山东,继续传播苍天已死谶言。或许明军稍不留神,昔日三十六营横行晋冀豫边界乱象,就将在河北山东上演。

为了铁腕镇压太平妖贼,两省总督朱大典放弃优势地理,将布防中心移至顺德府广宗县。

无它,中平元年,西历184年,汉左中郎将皇甫嵩攻广宗,于此斩杀张角张梁及蚁贼十万首级。

广宗是妖贼恶地,朱大典要借皇甫嵩煌煌余威,逆流斩杀郑义,再造大明九州江山。

心思固然如此,两省总督朱大典其实并无太多信心。

作为一军统率,朱大典十分清楚自家家底如何。广宗号称集结十八万战兵,其实各色杂兵杂役一股脑儿合起来,绝对不超过八万。至于可战之兵,按照吴襄、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李卑、艾万年、贺人龙等七将真实标准裁减,总数更是不足两万。也即是说,号曰十八万战兵,其实只有两万。

怎么办?

朱大典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敌。据说妖贼有十万悍匪,三万守陕西,三万守山西,三万守河南,或许只能抽出一万往攻河北。再多点儿,或许能抽出四万。两万官兵对战四万妖贼,应该能胜吧,或许能胜吧,总不至于一触即败吧。朱大典养气功夫到家,心中焦虑却不影响他表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气度。

必须冷静冷静再冷静,朱大典身为两省总督若不冷静,怎么督抚各军兵马赴战妖贼?

要知道,朱大典麾下这支两万战兵六万夫役全是临时拼凑而成,吴襄、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李卑、艾万年、贺人龙等七将领,相互抱团各有各的心思不说,单是因为出身不同就无形中彼此泾渭分明。

泛泛而谈,吴襄、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李卑、艾万年、贺人龙等七将,或可分属三股小团体。

第一股,是势单力薄的吴襄。

吴襄是辽兵,崇祯四年明与后金建虏大凌河之役中,吴襄赴援时临阵逃脱被论罪削职。崇祯五年为了平息山东孔有德之乱,吴襄随同祖大寿弟祖大弼出征山东,彼时曾受朱大典节度。崇祯六年山西河南大变,朝廷急缺战兵战将抵御妖贼,于是在朱大典上书请求下,升吴襄为总兵并就地归属朱大典辖管,率辽骑五千援兵中原。朱大典麾下七将,只有吴襄是纯粹辽土辽人辽兵,不免与其他六将有些无形隔阂。幸在七将之中,吴襄实力最强,号五千骑实有三千精骑,没有谁敢莽撞忽视他。

第二股,是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三将。

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三将,其人是关西老将,其兵是关西老兵。朱大典受命征讨孔有德,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三将都是主力。论熟悉,金国奇、陈洪范、王之富与两省总督朱大典最熟悉,在军中影响力也最强。

第三股,是李卑、艾万年、贺人龙三将。

李卑、艾万年、贺人龙三将,是延绥镇新生一代。三将都是靠陕西剿匪起家,直至郑义率太平军崛起,三将军功才渐渐泯然众人。郑义崇祯六年攻取山西河南之时,李卑为大同总兵,艾万年、贺人龙为副将,后来因为不敌张献忠,毅然横跨太行山撤到河北境内。三将兵败大同损失极大,如今合计只有以家丁为主力的四千战卒,是朱大典麾下最弱一股势力。金国奇最初欺负三将兵少,甚至一度想将三人吞并为己有。然而,李卑是榆林人,艾万年是米脂人,贺人龙也是米脂人,三人属于最善于团结进退的乡党联盟,连消带打令金国奇偷鸡不成


状态提示:第072 幽冀燕云:文书生武进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