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末流民帅>第一百零一章 大功告成

“黄龙不但适合耕种,还有煤,可以过冬,有铁,可以打造兵器,这些不都是你们营地现在急缺的么。

最重要一点,那里的大户多短视,弟子不喜读书,所以朝中无人,只要你们说服了陕西巡抚,不夺城,在闯营的威胁下,其多半都会默许。

占领了黄龙土地,驱赶了大户,你们安置五六万流民不成问题,同时又没有后顾之忧,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等来年招安,就地安置黄龙,即可自保,又可旁观局势,进退自如。

天时地利人和,你们不取,我观陕西最少还有几年大乱,以后必有流民军取此地。

有了此地,这支流民军肯定会成为陕西境内最大的势力,你们虽然发展的早,以后一定也被取代。”

那人说的神采奕奕,仿佛看见了未来一样,让屋子里的三人面面相觑。

头生夸张的张着嘴巴,这人到底是谁?

这么厉害的人,不可能历史上没有记载吧?

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是头生现在联想到的事,这个人,绝对不是普通人。种光道改变了他对古代读书人的印象。

这个人,更是让他犹如高山流水般的景仰。

“你们所在的白水山林,虽然易守难攻,但确是必死之地,首府不会放任境内有反贼势力的。其次,这一块无产出,你们势力越大,人手越大,受物资所限更容易陷入被动。

最后只能像蝗虫一样肆虐周边,这块地方的乡绅多出读书人,和官府联系紧密,以后就算巡抚想同意你们的招安,这些人也不会同意。”

种光道长叹一声。

他是真心认输了。

他看到了大势,这人看的更远,看清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大和尚也阿弥陀佛一声,佩服的神情一览无余。

他一生,佩服三个人,三个比他都要年轻的人。

一个种光道,一个洪承畴,这是三个,第一面的印象,就超过了前面两个。

见众人心服口服,那公子哈哈大笑。

“我去准备饭菜。”

头生说道,边准备走出去,他还想听听这人又什么高见,真是令人醒目。

“不用了,本来我是要赶路去山东的,不过遇到光道兄,一时技痒所以来切磋一番,耽误了不少功夫,现在就此别过吧。”

说完站起来就要走。

种光道第一次生出知己之感,一脸不舍。

那人拱了拱手,“下次来时,去黄龙找光道兄,到时想必又是一番光景了。”

“多谢李信兄指点迷津。”种光道知道留不住,把那人送出了门。

看着头生好奇的目光,大和尚知道头生要问什么。

那人叫做李信,是今年新皇开的恩科中的举人,三言两句就推测出了他们的身份,说话也直接,本打算看他下面要说什么,谁知道一言惊人。

完全没有要告发他们的意思,还想着出谋划策,想和种光道过招,真是一位奇人。

头生感慨不已,想不到还会有这种人。

李信,历史上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是他坚信,肯定是自己不多的历史知识遗漏了。

种光道一脸可惜的回来了。

听到头生说的事,并没有发表意见,这些事头生自己处理即可,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方法。

而且,他觉得头生做得对。

四十两银子,真不是小数目,做大事可以无视之,但是平时不能大手大脚。

又和那户人家留了几两银子,头生做的还不错。

县城里呆了三日,头生肉眼可见,这座县城百姓们的心气是如何跌下去的。

就三日,这座县城变成了一座普通的县城,一片死气。

进出城,需要孝敬了。

这座县城,已经没有什么可看之处,种光道带着众人出城去了寺庙,和兄弟们住在了一起。

刘九思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官兵大败。

闯营继续北上。

看来,那个闯王不是莽汉,知道保存实力,也知道在西安府境内大事不可为。

种光道大手一挥,去见巡抚。

大和尚得令,先行一步去西安府求见胡廷宴,谈谈口风。

刘九思带人跟着种光道。

头生和王保保带着弟兄们租了两条船,在渭河接应。

渭河,头生和弟兄们呆了整整又三天。

闲来无事,让他想起了小娘。

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

这句话无错。

小娘私回娘家,就是过河被船夫哄骗失了清白,又卖入了不堪之地,如果不是白九儿,她一辈子都完了。

他以前看西游记,唐僧的父亲,堂堂一个状元公,迎娶了丞相的女儿,才子佳人。

竟然过河被船夫所害,连佳人也被歹人夺去清白。

这让他一直以为是毒点,太过荒唐。

来到了古代,他明白了,这并不荒唐。

江湖江湖。

揭开面纱,只有无穷的怨鬼。

这些行业让他们都有见识,一点花言巧语就能哄骗住愚昧的老百姓。

这并不足奇。

前世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多人农民出门在外,被人哄骗的不在少数。

年轻妇人更多,奥运会之后,才有所改变。

而在信息完全封闭的农业时代,一些粗鄙的言语,就能把容易信人的老百姓们哄骗团团转。

十方庙那九层镇妖塔的骗局,是可以流传千年的,说不定到了后世,会成为一个典故,又是一处旅游景点。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大功告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