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得知李典浮海袭占了吴郡,大喜过望。
这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此战胜利后,江南半壁便已无复对手。
他相信陆逊会及时作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这不久之后,他又得到芈林的密报,说他已经带着大乔小乔姐妹北上了。
大乔,小乔,李轨魂牵梦绕的两个大美人啊,不过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节大乔小乔都还是十几岁的美貌少妇,美名远播,风韵无双。
十几年过去了,她们守寡多年,还能有当年的风韵吗?
李轨急切想见到这对传奇姐妹花。
吴郡的失陷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孙吴江山的崩塌,但建业城里的孙权却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下诏改年号为赤乌,以太子孙和失德,废之,又赐死了胡作非为的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
这一来仅有的一点支持力量也离他而去。
大都督陆逊头一个站出来反对,指责孙权昏庸无道,为废太子孙和打包不平,而孙霸的支持者更是极端,直接就投降了大卫。
大吴各郡县纷纷反叛,很快就只剩下建业一地了。
这时节,田豫已经攻占豫章,正向北逼近柴桑。
陆逊腹背受敌,又被鱼头台牵制了重兵,一时无计可施,陷入巨大的被动。
在同僚的劝告下,陆续决定向郭淮投降,郭淮不敢接受,建议陆逊向李丕投降,陆逊担心李丕不接受,郭淮就陪着他一道上了鱼头台。
此时距离李丕被围鱼头台已经足足过去一百七十三天了,昔日的白面少年郎已经蓄起了一字须,脸庞上多了几分沧桑,显得成熟多了。
不过说实在的,自陆逊接到诸葛亮的书信之后,就已经开始在暗中放水。
李丕虽然不能离开鱼头台,但大卫的水军可以通过水路把给养运送过去。
李丕有吃有喝,除了不够自由外基本上没受什么委屈。
大卫的三军主帅、尊贵的晋王殿下此时表现出了极高的素养,过去的恩怨他丝毫不挂在心上,他宽宏大度地接受了陆逊的投诚,好生安抚,然后让他继续统领东吴军队,连一个督军都没派。
大军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苦熬之后,终于在初秋时分赢来了新的转机。
各路大军水陆并进,目标建业城。
建业城里的皇宫是重新规划建造的,占地五千亩,绝对的大手笔,当初孙权筹备称帝,准备建设皇宫,他的本意是在自己的公府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就像李轨当初做的那样,但有谗臣说那样彰显不出大吴皇帝应有的气度。
所以孙权脑袋一抽抽,就接受了重建皇宫的提议,耗费巨资兴建属于自己的皇宫。
这座几乎拖垮吴国财政的皇宫只进行到一小半,卫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吴郡已经失陷于李典之手,南下之路被切断了,他苦心经营的会稽郡救不了他的命,他只能困守建业城。
建业,建业,建功立业,可如今功业未成,却要仓皇辞祖庙,实在是悲催的很,他躲进太庙,对着祖宗日夜啼哭。
满朝文武见此,心也就凉了,于是收拾心软,跑的跑,投降的投降。
孙权很快就成了寡人,新立太子孙亮已经弃暗投明,带着自己的一帮门客出城向卫军投降了,孙权的身边只有废太子孙和一个人还不离不弃地陪伴他。
孙权问孙和:“大吴的气数是怎么没的,罪在朕恭吗?”
孙和道:“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气数之道终有兴衰,而今天意西北兴旺东南衰朽,父皇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孙权点点头,拍拍孙和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当初废了你,其实正是为了你好哇。”
围攻建业的主帅当然是李丕,虽然主力军马是郭淮、禁军的朱洪烈部和卓善(卓丢儿)部,但他们谁也不敢当这个主帅,所以虽然没有皇帝的诏令,大伙还是公推李丕为主帅。
建业城最初的时候是东吴在江南设立的一座军事要塞,地势险要,城防坚固,升格为大吴的都城后又经历了改造加固,可谓是固若金汤。
打下这样一座城池当然不容易,会死很多人的,所以郭淮劝李丕以武力逼降孙权。
李丕道:“倘若是受降,必然不能横加屠戮,则东吴虽灭,孙吴权贵仍在,久后必为国家祸患。倒不如毕其功于一役,血洗建业城,也可保江南十世无忧。”
郭淮道:“江南权贵大户,战后可以北迁填以充河南府,何苦多行杀戮呢?且孙氏开发江南有方,至少在孙权昏庸之前百姓还是爱戴孙氏的。如果用法太过残酷,恐激起江南百姓不满,他日必生祸端。这岂不是殿下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最后这句话挠到了李丕的痒痒肉上,他哈哈大笑,对郭淮道:“怪不得父皇如此信赖将军,果然是深谋远虑啊。也好,只要孙权肯归降,我一定大度容他。”
郭淮得到这句话后就开始与城中进行谈判。
此刻孙权也只剩下一座石头城了,内中空虚,没有筹码再做抵抗,在孙和的一力主张下很快与卫军达成了协议:参照当年的成都模式来解决江南问题。
李丕八百里加急奏请李轨示下。
李轨在大朝会上把事情提出来,要群臣商议。
众人皆以为江南不比当年的成都。
当年成都,张郃犯险进兵,顿兵坚城之下,姜维、魏延率蜀军主力扼守剑门关,张辽主力迟迟不能入蜀,胜负之数存在诸多变化,所以受降的条件可以给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