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凤舞隋末>第一百五二章 中华

要说“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句的真实出处,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多也就知道宋代的官衙面前会有一块石碑,据说由宋太宗下令在上面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当然,这事的确跟宋太宗有关,但这句话可不是他说的,而是五代蜀主孟昶,他在他的《令箴》中写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

宋太宗赵光义对此十分的欣赏,虽然据说他用“杯弓蛇影”把亲大哥弄死夺得了皇位,但他却也是一个宋朝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所以为了戒训官员不要忘本,令各地刻石立于衙署大堂之上,称之为“戒石铭”,成为了宋代的官方“官箴”,并且为了对仗工整把“小民”改成“下民”。

不过,由于石刻多是以骈四的句子来篆刻(在石碑上以竖式四字成排),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好笑的典故:这句话的正常读法应该是从右往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结果不学无术者偏要从左往右,念成“上天难欺,下民易虐;民脂民膏,尔俸尔禄”。

同样一句话,颠倒了顺序这么一说,意思自然也就会被人拿来曲解,明明是告诉大家“这官员的俸禄是人民的脂膏,别以为老百姓好欺负,但你欺骗不了老天”,可就偏偏就能换一种说法,变成“虽然老天不好欺负,但老百姓好欺负啊!然后这老百姓的血汗脂膏,本来就是你的东西!”

呵呵!也不说到底是下民易虐还是上天难欺,反正如今把这一句拿来怼杨皇帝,倒也是严丝合缝,阴融阳合,杨广上台以后搞出的一件件大事,如开凿京杭大运河、三征高丽、大兴土木造离宫、两巡塞北三游扬州、甚至还修长堑修长城、请外宾来洛阳开会大吃大喝……这哪一项不能说是虐民?

所以,这句口号只要一喊出来,保证妥妥的会获得全天下人的认同,并且整个句子很有一种“代表月亮惩罚你”的仪式感,你看:你杨皇帝可以虐民,可你欺不了天,所以老天让我代表它来惩罚你了!

至于“驱除胡虏,复我中华”这一句,里面的“胡虏”自然指的就是杨氏了,虽然杨坚登基以后自称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

但是……这家伙可是被西魏恭帝赐姓普六茹氏,并且原名叫做那罗延(意为金刚不坏),还是掌权后为了继承华夏汉统才恢复的汉姓,所以他父子本就妥妥是是数典忘祖的胡虏。

而且,光是这一条还不算重,再看围绕在杨皇帝身边的大隋门阀,什么独孤氏、什么宇文氏、还有什么李氏、裴氏、尉迟、长孙、慕容、令狐……也都是全部鲜卑化胡化了的,全都妥妥的是“胡虏”啊!

至于最后这“复我中华”,也就不用多说了吧?

中者,在四方之中;华者,初源于华胥氏,为人祖!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继有炎黄也!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哦!对了,简单点说华胥是上古华族部落的女性首领,也是蛇身人首的古神,所以它生下的也是蛇身人首的伏羲和女娲,而后女娲才造出的人!

反正,提出“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驱除胡虏,复我中华”这句造反口号以后,黄小刚自己都佩服自己,甚至想了想要是能配合“汉人永不为奴”这句来一起用的话,只怕效果会更好。

不过,从杨坚到杨广的胡汉平权政策,倒也是可圈可点,这隋朝也就是门阀厉害,种族歧视倒也不严重,而且很重要一点是,杨坚自认为得了汉家国祚,所以搞平权的同时,更多是在对胡人、胡族搞歧视,到了他儿子杨广更是进了好几步,不管是搞突厥、搞契丹、搞高丽,和搞吐谷浑,都奉行的是歧视外族的政策,所以你这时要喊什么“汉人永不为奴”,的确还真有些不太合适。

所以,在最后定下了口号以后,今次会议所要商议的事项也算是差不多了。

当然了,檄文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安民告示什么倒也真不能缺了,只能寄望于稍后在打下了高密以后,看看会不会有隋朝的读书人来投效了。

还有就是,舅侄俩一合计倒也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隋朝末年骂杨皇帝骂得最狠的檄文似乎出自李密之手,黄小刚的高中属于打混也就不提了,但是黄娜的高中时期学了一个成语就跟此事有关,那就是“罄竹难书”。

对于“罄竹难书”这个成语,黄小刚唯一的印象,也就是这个成语是拿来骂秦始皇的,说的是什么焚书坑儒,但实际上还真不是,在历史上就是李密写来骂杨广的檄文首先提出,《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可也就是黄小刚记得李密是瓦岗军的后期领袖人物,并且还是干死了前期领袖翟让上的位,如今他打探到的消息是翟让还在位,所以这李密眼下在那还真不知道。

言归正传,在做好了一应的准备后,现下需要做的就是选定起义日期,也即是黄娜战略里的“甲日”,初步达成的共识是在夏收之后,各地的地租粮食入仓之时。

如高密这样的郡城,既要收储郡治所高密县中的地租粮食,也要集中存储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二章 中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