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官话>第454章 俞白(续)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又是自己老师家的家务事呢?

陈观只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儿不值得生气,有钱了帮帮他们,没钱就不用理他们。婚姻是他们两个人的事儿,老人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

俞白这才问陈观来见他有什么事。

陈观先把1000元购物券掏出来交给俞白妻子,说是过年了,来看看老师和师母。

俞白是个名教授,骨子里一副名士派头,清高的很,见陈观拿出1000元购物券,脸色就变了。

这次陈观吸取了在孟庆川、罗立老爷子那里碰壁的教训,不等俞白翻脸,就对俞白妻子说到:“师母,你说我这大老远的来省城看老师,不带点东西吧说不过去,带东西吧也不知道合不合老师的心意。过去孔子收学生,还得收几根干牛肉呢,俞老师教我那么长时间,一点谢师礼总得收吧?要是我连这点心意都没有,不是枉读圣人书了么?”

俞白这才没有发作。

接着,陈观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陈观说啊,他在老家创办了五龙峪旅游景区,并且办了一个陈家书坊,专门搞雕版印刷,现在已经刻印了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注本的《资治通鉴》,质量非常好。而且,他在水泉市有一栋临街住宅楼一楼的门面房,一楼面积1000多平米,地下室面积也有1000多平米,都是框架大开间结构,全部打通了,可以办一个以书画作品展销、拍卖为主的文化企业。另外,他手头正好有一点名人字画,可以用来展览。因为有这三个基础,他就想着在水泉创办一个类似于京城荣宝斋那样的文化企业,想请老师出山,去水泉坐镇创办这个文化企业。

这是绝对的大好事儿!

为了说动俞白,陈观说这事儿是水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明提出来的,想着俞老师是古代文学史和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退休后赋闲在家,正好可以借老师的大旗,创办这个文化企业。

胡明和俞白很熟悉。

陈观一说完,俞白就问带雕版印刷的《资治通鉴》没?拿来让他看看,看到底是不是宋末元初的雕版。

遗憾的是,陈观没有带雕版刻印的《资治通鉴》,因为他是来省城集训的,在省城时间有点长,没有回五龙峪去。

一听陈观说没有带调班刻印《资治通鉴》样书,俞白也有点遗憾,说到:“我已经听说水泉出了一套雕版刻印的《资治通鉴》,很抢手,有钱都买不到。没有想到这书竟然是你组织刻印的!不错,确实不错,不枉我教你一场,知道保护雕版刻印这种传统印书技术。对了,你那雕版是从哪里来的?”

陈观回答说是这套雕版绝对是宋末元初的雕版,无比珍贵,他是花大价钱从一家废品仓库里买来的。别人不知道这雕版的珍贵,当废品卖了。他发现后,赶紧买了回去。

陈观这货,说瞎话眼都不眨一下!

这也不能怪陈观,事实上,这种善意的谎言对保护珍贵的《资治通鉴》雕版有好处。

王萌实际上对陈观了解的很少,只知道他的职务,根本就不知道她是五龙峪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也不知道他创办的金羊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更不知道他是个标标准追的亿万富翁。陈观这一说,王萌的眼睛就直往陈观脸上瞅,想看看陈观到底有多少事儿是她不知道的。

其实,王萌够有福气了,还听陈观说了他有门面房、有一点名人字画,澹台明月到现在都不知道陈观在水泉有门面房的事儿呢。包括陈观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俞白接着就问这套雕版是什么字体?怎么处理雕版损坏部分的?

陈观说这套雕版用的是瘦金体字体,由于保管的好,几乎没有破损。唯一缺憾是没有封面上落款的陈家书坊四个字的雕版,只好由他执笔写出,交给技师制版。

王萌对陈观的认识又多了一层:这家伙还是个书法家啊!

王萌看陈观的眼神水汪汪的,真的是秋泓一般。

俞白不信,让老伴去拿毛笔和宣纸,让陈观现场再写一次,他要看看陈家书坊的水平和实力。

俞白是专攻古代文学的名教授、学者,本身的书**底就非常深厚,陈观题写的陈家书坊四字水平如何,他一看自然就知道。

笔墨纸砚拿来后,陈观把纸铺在俞白家的餐桌上,然后就凝神运气,提笔在纸上用篆书写了“资治通鉴”、“陈家书坊”八个字,又用瘦金体写了一遍。

俞白一看,就说了不得,他从来都没想过中文系九一级竟然有陈观这样一个造诣如此深厚的书法家,白当了几年老师,连自己的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都不了解。

说完,俞白就让陈观在宣纸上写上自己的名款,让老伴把写成的字收好,回头去装裱一下,说不定将来就很名贵了。

俞白这一点说的非常正确,若干年后,陈观写的这幅字还真的给俞白家带来了一笔小财富呢!

陈观的来意说清楚了,也现场写了字,轮到俞白表态了。

俞白说他退休后并没有在家赋闲,现在承担着一所民办学校的课程,另外就是承担着省里的中原古籍出版社的一部分编校和整理任务。不过,如果陈观能宝成有足够的开办经费,他愿意去水泉。但有一点必须说清楚,他是搞古代文学、古籍整理的,对经营并不善产,更不懂什么艺术品拍卖。这些事情必须得请专业人才来搞。不然的话,


状态提示:第454章 俞白(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