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美洲之皇>第54章李汉王朝的新文化运动

冬日的金城早晨总是雾蒙蒙的,从西边大洋上吹来的湿冷的空气让整个金城显得有些萧瑟,但这丝毫妨碍不了金城人开始他们奔波劳作的一天。每到这时候就是金城的公共马车交通系统最繁忙的时候,许多等着上工的人们纷纷挤上行驶在木轨之上的马拉客车,这种奔驰的马车将把他们准时的送到他们的目的地,位于城西的手工工场聚集区

每当这时候,一些从华夏旧大陆那边来的酸腐文人就忍不住的摇头,“呜呼,男女同车,人伦何在?李汉名为汉国,实则与蛮夷无二“他们这些酸腐文人在李汉这边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和压制,所以他们这些没回李唐那边的旧文人们,对李汉的一切都抱着一种极为仇视的态度,这也是必然的,谁让李汉的主宰者李承宗和杨倩打碎了人家自汉武以来的铁饭碗呢

在李承宗和杨倩这对穿越小两口的努力下,李汉王朝用了十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了迥异于华夏的新体系,在李汉境内,学堂里的课本均用白话文写就和教授,公文和新闻报纸也是一水儿的白话文,就连政务院首辅总理大臣裴矩这样的老头儿都开始用白话文拿汉皇陛下的话来说就是文言文嘛愿意学的就去学,不勉强,但这白话文是用老百姓的话写的文章,只要识字就能读懂,他还说李汉与以往的汉人王朝都不一样,非是天授皇权,而是君民共治,既然老百姓和帝王都是一家人,凭啥讲两家话?

为了与李汉王朝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这建立属于李汉的文化体系势在必行。轩辕黄帝3346年(629年)一月,杨倩授意一个御用文人钱大琪在《金城日报》上上发表了《浅议大汉文学改良》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点建议,即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吹响了李汉王朝白话文运动的号角。而同时杨倩手下的宣教部也在这年的八月向李汉王朝政务院和督察院提交了《关于国语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动议,并获得了一致通过,按照这这份法案,宣教部成立了国语研究会来解决各地语言不一的问题,并制定国语标准,同时推广白话文教学

这个国语研究会目的很简单,这从当时几份报纸的报道上就看得出来,“一,汉皇陛下,皇后娘娘以及政务院督察院等帝国上层一致表示本会名称当为大汉帝国国语研究会;二,本会宗旨研究帝国语言选定标准以备教育界之采用……六,会务(甲)调查各省区方言(乙)选定标准语(丙)编辑语法辞典等书(丁)用标准语编辑国民学校教科书及参考书(戊)编辑国语杂志……今日小学校学生国文科之不能应用,与夫国文教师之难得,私塾教师之不晓文义而无术,以改良之也。又见夫京师各报章用白话文体者,其销售之数较用普通文言者加至数倍,而京外各官暑凡欲使一般人民皆能通解之文告,亦大率白话,乃知社会需要在彼不在此……故同人等以为国民学校之教科书必改用白话文体,此断断乎无可疑者,惟既以白话为文,则不可不有一定之标准,而今日各地所行白话之书籍报章类,皆各杂其地之方言,既非尽人能知,且戾于统一之义,是宜详加讨论,择一最易明了而又于文义不相背谬者,定为准则,庶可冀有推行之望,此同人等发起斯会之旨也……

好吧,这个通告其实还是带着不少的文言文痕迹,但至少能让帝国大部分老百姓能看懂这是个啥东东了

杨倩死死抓住的宣教部也充分利用白话文这个大杀器,在宣教部和锦衣卫等几个部委以及汉皇李承宗等一块捣鼓出来的帝国童子军就组织了少年宣讲团,关于这个少年宣讲团,《金州都市报》是这样描述的:……有少年宣讲团之组织,专以启化村童知识,维持社会道德,改良风俗为宗旨,每逢休沐及节假日休假之期,分赴内地乡村,宣讲并编成各种歌辞韵语,以引起听者之兴趣,刊印浅易白话讲义到处分送或张贴街衢……

这还没完,也是在这年的十一月,宣教部正式发文通知帝国各省和直属州郡,明令各地国民公立学校其他各科教科书,亦相应改用语体文。

通告里写到:各省以及帝国直属州郡,国民公立学校国文科均改为国语科,业经本部将国民学校令及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修正,以部令第五号和第八号公布在案,并通行各省以及直属州郡。定自轩辕黄帝3347年十月一日起,凡国民公立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查本部审查教科图书规程第二条,审定图书,系认为合于部令学科程度及教则之旨趣,堪供教科之用者。如今坊间出版国民公立学校所用各种教科书,曾经本部审定者,自经此次部令公布以后,其教材程度,即不免多所不符,兹特依据部令酌定办法如下:凡照旧制编辑之国民公立学校国文教科书,其供第一第二两学年用者,一律作废,第三学年用书,秋季始业者,准用至轩辕黄帝3349年夏至为止。春季始业者,准用至3349年冬至为止。第四学年用书,秋季始业者,准用至3350年夏至为止。春季始业者,准用至轩辕黄帝3350年冬至为止。至于修身、算术、唱歌等科,所有学生用书,其文体自应与国语科之程度相应。凡照旧制编辑之修身教科书,其第一学年全用图


状态提示:第54章李汉王朝的新文化运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