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圭戏说张角学艺不精,排资论辈是他的徒子徒孙,其实也不止是为了在这群汝南黄巾余孽面前装逼,刷一波存在感,另外还有测试他们的意思。
张角毕竟是太平道的祖师爷,这群汝南黄巾是张角的徒子徒孙,如今于圭在他们面前贬低张角,就相当于跟一孙子说,我是你爷爷的爷爷,磕头跪安吧!
这话说的就有些侮辱人了,若是这群汝南黄巾只是假意投降于圭,必然会愤而反抗!张角是太平道的教宗,代表的是信仰,对信徒来说,信仰比生命更可贵,不容半点亵渎!
于圭决定要收服这群汝南黄巾,日后要带他们一齐上路前往荆州,倘若这群汝南黄巾当中有歹徒心怀不轨,那于圭就等于带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弹,坐立难安。
因此,于圭就想办法测试他们,剔除出潜伏在这群黄巾当中的歹人。
“原来是祖师爷在上,受我等一拜!”然而,于圭预料的事情非但没有出现,汝南黄巾反而是立刻就齐身跪倒,不断向于圭磕头,像是在虔诚的烧香拜佛,一下子就信任了于圭所说的话,真以为于圭是张角师公辈的得道高人,陆地神仙。
对于圭来说,此情此景在他意料之外,不过若换做是一个三国本地人,在他眼里看来又是在情理之中。
此话何解呢!
首先于圭操着一口纯正的齐鲁口音。于禁是兖州泰山郡人士,泰山就位于齐鲁大地,于圭家中的部曲仆从也多是泰山人,耳濡目染之下,于圭说的就是一口齐鲁土话。
于圭虽穿越而来,但语言和语感却继承本身,很难纠正回来,说普通话,而于圭用齐鲁口音跟人交谈,交流上也并无大碍,因此就没纠正的必要,反正也没人用普通话跟于圭对话。
而神仙方术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上有名的方士,也多出自齐鲁大地,所以于圭操着一口齐鲁口音,更从侧面证实了于圭的身份,确实是齐鲁出身的方士高人。
再加上汝南黄巾亲眼看到了于圭召唤蛮人的本事,看到有弟兄惨死在蛮人手下,自然确信于圭是有真才实学的高人。
另外,于圭胯下一匹体格异常极为神竣的宝马,也从侧面佐证了于圭出身不凡。最后,于圭那一脸胶原蛋白,粉嫩如少年,也让汝南黄巾怀疑于圭修炼有成,返老还童。
眼前的种种都让汝南黄巾对于圭的身份深信不已,像于圭这类神仙般的人物,自然不可能来诓骗他们这群泥腿子苦哈哈。
“祖师爷啊,您是不知道,自从大贤良师仙逝,黄巾起义失败,我们被官兵……在山中东躲西藏,日子苦不堪言……天可怜见,今日让我等终于遇见了您,今后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一群贼寇又是磕头,又是抹眼泪,又是诉苦的,惨兮兮的一片,倒是让于圭有些好笑,说好的强盗悍匪呢!怎么一个个都哭成了两百斤的孩子!
不过,于圭见汝南黄巾对他袒露心声,心下也就放心,收服这群黄巾已经没任何毛病。就算于圭现在离开此处,赶马上路,这群人也会不顾一切的立刻跟上!
现在,于圭就是这群汝南黄巾的精神寄托,他们的盼头,他们自己没本事,就想依靠于圭这等强者来帮他们改变命运,这是弱者的悲哀,也是弱者的坚强。
除非有人能揭穿于圭的谎言,否则这群人就会坚定不移的追随于圭左右,倘若有人要伤害于圭,他们必然会奋不顾身为于圭挡枪,为于圭杀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你们叫我公子吧!”于圭听着这群三四十的中年男子一直称呼他为祖师爷,这也不太合适,更是怕因此折寿,于是就让他们改口,叫祖师爷还不如叫他公子跟顺耳呢!
“遵命,祖师……公子,公子。”祖师爷叫顺口了,众人一时间难以改回来,不过叫的时间也不长,这称呼也不是不能改。
随后于圭跟他们拉拉家常,听他们诉诉苦,以此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更加信服他于圭。最后,于圭也到处了来意,要去荆州解救他的父亲曹军大将于禁!
于圭说出了他的身世,自然惹汝南黄巾大吃一惊,没想到于圭如此年轻有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他们还以为于圭是返老还童的老妖怪呢!
于圭征求此地汝南黄巾的意见,让他们自愿选择是否追随他前往荆州,救出于禁。
众人闻此,没有半分推辞,尽数决定要跟随于圭,上刀山下火海,绝无怨言!
另外,竟然还有人为了在于圭面前表示忠心,要亲手杀害此地的亲眷,了无牵挂的跟于圭上路。
这就有点颠覆于圭三观了,于圭自然不肯让他们这么做,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
但是对方也有说词,此地位于汝南西部群山之中,山中生活凶险,容易遭遇野兽侵袭,倘若无男丁护佑,妇孺老弱尽会在他们离去之后,被野兽杀害吃掉。既然左右都是一死,还不如先被他们亲手解决,然后葬入土里安寝。
于圭闻言表示,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力反驳!然后就是一脸懵逼。
最后思考良多,总算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人肯定是不能杀的,那就留下一批人在此照顾老弱妇孺。
到时候于圭等人在荆州救出于禁,功成身退,从荆州返回许都之际,再借道此地,将人一块接走。
到时候将人一块安置到于禁的食邑中,将他们这群罪犯、黑户,转变成于禁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