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崇祯本科生>第四百九十一章:浪淘沙凭吊山海关

辽东的战局陷入了僵持局面,明军在东北的军事和政治推动都进入了一个缓慢的进程。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东北不像后世,大明立国三百年,也就只是实际控制辽东湾周围那么一点,还是犯人流放地。

正史中满清固然有他不好的地方,但是清朝也是大中华的历史。清朝对东北以及某些地方的巩固还是有益后世的,这个不在这里讨论,只是就事论事地分析明军在辽东的困难程度。

我们后世人经常说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热血,然而实际上大明的国力又恰好过于消耗在北方战线了。

大明九边才是耗尽国力的罪魁祸首,多少年,多少人,多少钱是砸在九边上的。一直到后世,唯一留下的就是绵延的明长城以及华丽的紫禁城。

而大明除朱棣之后的皇帝,眼光就再也没有朝南方瞅过一眼,他们几乎都忘记了他们的祖宗其实发家于南方。

处理完东北地区的大政方针之后朱由检就需要返回南京了,因为东北不需要一个皇帝去坐镇,大明的重心其实是在江南。

辽东半岛的金兵已经全部投降,金州也改名叫了大连。因为军事的需要,明军需要在这里沿着辽东湾重新休整官道。同时,大连港以及大连造船厂就正式投入建设之中。

因为水师的作用在大明一系列的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明国内也没有人对朱由检大力发展造船业提出异议。

当寒流南下,大雁南飞之时,朱由检就乘坐战舰航行在黄海之上。

举目四望,整个渤海湾到处充斥着悬挂大明旗帜的海船。尤其是以明军典型的近海运输船为多,这些船只从登莱到辽东来回忙碌,以支撑整个东北的战事和开发任务。

皇帝的舰队由九艘战舰组成,并且在旗舰上高挂龙旗。每一艘军舰路过的时候都需要降帆,所有船员列队行礼,吹响军号。

一阵北方骤起,主帆被吹成了一大串巨大的球面,甲板上的水手不停地忙碌着。

朱由检站在船首,身披明黄色披风,头戴金丝皇冠。此时的他已经彻底有了明君的气质,一派罕见的帝王之态。

“郑爱卿,咱们饶着海岸去看一眼山海关如何?”朱由检突然心血来潮。

“皇上是想去看澄海楼?”郑成功看了看天,今天的天有些阴沉,他害怕下雨。

“朕想念孙师傅了。”朱由检说。身在辽东几个月,朱由检不可能不回忆起几十年来在辽东这片土地上留下名字的一个个人物。

纵观整个明末历史,有一半都在叙述辽东。提及辽东不得不说李成梁,李成梁凭借大明的军威扶持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是有效的,但是这并不能从根子上彻底稳固大明对东北的统治。说到底,这种做法只适合领导能力强的时候,一旦在位的领导能力不强,那么游牧敌人又不是傻子,他们必然会起来。

李成梁一手稳定了辽东,又一手培养了野猪皮。李死后,野猪皮就直接撕破脸皮,连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完全就不看在眼里了。紧接着杨稿败于萨尔浒之战,这个时候野猪皮还只是小露一手,或者说他离成气候还差一口气。

熊廷弼的出世是拯救大明的第一次机会,熊廷弼首先看到辽东的土地很多,每年在八万兵额中用三分人力来屯田、耕种,就可以收获粟米一百三十万石,这本身就是一个用农耕开发辽东的好办法。

熊廷弼认为,防护边疆以自守为上策,他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乘机出动,攻掠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和放牧,轮番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

可惜,因为大明内部的问题连连,熊廷弼的这一策略最终算是胎死腹中,大明也就失去了最有效控制东北的大好机会。

随后,在明军一泻千里,难民百万的情况下,孙承宗力挽狂澜,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着。

可惜的是,孙承宗的战略虽然很热血,不过却有着致命的隐患,那就是后金已经成势,有了和大明对抗的资本了。这个时候再想徐徐图之机会是困难重重,孙承宗的战绩也可以说是昙花一现。袁崇焕应该算是秉承孙承宗这一战略的执行者,但是袁崇焕吹上天的五年平辽计划,被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劫夺京师的战术打得一败涂地。

袁崇焕最大的战功就是据说轰死了野猪皮,但是从野猪皮死亡的时间上,却不是死在战场上的。倒是毛文龙的确是被袁崇焕杀的。

朱由检一一想来,真正有本事经略辽东,对大明长久统治辽东的只有两个人:熊廷弼和孙承宗。

“皇上,老龙头到了。”随着郑成功轻轻的唤醒,朱由检的思绪从回忆中醒来。

望远镜里是一片白色的浪花和黄色沙滩相接的海岸,一段青砖砌成的形似龙头的城墙伸入海中,像是正在喝水的巨兽。巨兽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

“靠近点。”朱由检感觉看得不过瘾,遂命令道。

“皇上,不能在靠近了,再靠近就到金兵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一章:浪淘沙凭吊山海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