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柄是应天府的知府,我南齐即将要和东汉朝开战,此时不宜将这里的知府进行调换,以免带来麻烦和动荡,加上应天府到了这个季节天灾人祸较多更不适合,至于李哲刚朕刚将其擢升礼部尚书不久,同样不适合再次调动,再说他刚到礼部好不容易熟悉了。”
董高逸连续否定两人,理由是相当的充分,让人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有也是底气不足,实际上心里是有人选的,因为他刚才就说过梁奕认为最合适的是徐清。
唯有剩下的徐清是不一样的,他不是地方府衙的知府,战事不会对其有任何的影响,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调动过,加上吏部最近几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各方面是合适的。
“徐清。”
“微臣在。”
“梁奕在五个月前与朕分析过,当时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如今要和西凉开战,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将顺天府和兴元府的局势稳定下来。”
言语明面上是征求他的意见,实则已经告知你必须要答应,没有拒绝的机会。
徐清不傻,一下子就听出了,随即拱手道:“微臣愿意前往,定不辜负皇上期望。”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董高逸笑道:“好,从即日起朕擢升你为顺元总督一职,本月到任。”
“是,微臣领命,吾皇万岁。”
今年是四号,本月之后到任说明还有二十多日的时间,毕竟他在都城待了这么多年,要到上千里外的兴元府去任职,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这么久想必是足够的。
接下来董高逸还简拔了几人,既有都城的官员,又有地方官府的官员,看上去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
因为之前各种调任,六部衙门里面均有空缺,虽说不碍事,但时间一长很容易出问题,在目前这个不会发生动乱的时候自然是要尽快将其解决。
“第二件事是关于对三国宣战一事。”铺垫了前面一件事后,董高逸说出了今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接着他继续开口道:“根据制定的计划,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内,我南齐先后对东汉,北魏和西凉三国宣战,这一战将出动八十万大军分别由诸位将领率军前往,前期所需要花费的银子共计一千六百万两目前户部已经统计出来了,到时候会有国库直接拿出来的,下面朕来说一说具体的安排。”
这才是大臣们最关心的一件事情,他们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这一次对三国开战,三位王爷都会挂帅出征的,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虽然这一战主要是在于东汉朝,但另外两处战场只要表现得到还是有机会的。
其实对于三位王爷闻言,东汉的战场反而是最不好的一个,众所周知前些日子梁奕主动要求前往东汉,自然是主将,在他的手下估计想要得到亮眼的战绩是很难的。
另外两个战场虽然也是大将军和左将军二人分别亲自挂帅,但是情况总归是要好一些的,在他们眼里现在情况就是如此,而且梁奕带兵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不过都明白总有一个人是要去的。
“首先第一个,公孙岩。”
“微臣在,请皇上吩咐。”
“根据目前的局势在顺天府和兴元府各驻扎了十万将士,朕现在封你为左将军兼右元帅,命令你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对西凉宣战,将从国库给大军拨付四百万两银子,半年之内必定攻下几座城池,无论是府,州或者是县都可,你可有信心?”最后一句是用不能质疑的语气说出来的。
公孙岩正色的回答道:“回皇上,微臣定不辱命。”
“好。”说完董高逸将可以调动这两只大军的信物交给了公孙岩。
南齐朝的八只大军都有两个信物,一个是掌握在董高逸手里面的,名为龙符,可以命令大军做任何的事情,一般是不会轻易交出来的,另外一个信物就是可以临时调动大军执行相应的圣旨,名为虎符,不会有其他的用途,就是防止将领们拥兵自重的,毕竟在两个信物前将士们是会选择皇上手里这块儿的。
当然不是说就一定不会交出去,像上一次梁奕率军攻打西凉朝的时候拿着的就是龙符,任何的命令都是可以下达的,像之前元于率军在林州迎击东汉敌军的时候,手里面拿的就是虎符,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请示才行,否则哪怕事后是正确的决定都会受罚的。
这样做肯定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地方就在于将领们没有造反的可能,毕竟在南齐朝目前的局面下起义基本上是不会的,再说不是到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会这样做,现在的南齐朝不同于往日的穷苦,同时还可以利于皇上掌管大军。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除非是拿到了龙符,否则在必要的时候会非常的危险,毕竟虎符能做的不多,然而龙符又因为各种的担心不敢轻易的拿出来,是有很大的弊端。
接着董高逸再次开口道:“元于。”
“微臣在。”
“朕现在册封你为大将军兼左元帅,率领驻扎在汉州的二十五万大军北方对北魏朝宣战,同样务必要在半年之内攻下数座北魏的城池,以达到震慑的作用,朕会从国库给你拨付五百万两银子用于前期战事,你可领命?”
“回皇上话,微臣定不辱命。”
在元于答应后,董高逸的眼睛看向了前面一人,道:“梁奕。”
这时候梁奕上前一步道:“微臣在。”
“虽然你现在的身份是右都御史,不宜前往军中率军,不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