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于的想法就不是这样的。
他认为凡事要朝着好的方向去想,皇上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再说一个臣子能够像梁奕这样被信任的可不多,又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无非是后面低调一些罢了。
所以现在摆在前面的就有两条路。
一是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下去,这样一来梁奕必将成为焦点,势必会受到最多的关注,依然被信任还好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若是产生了怀疑那么就会按照梁奕的想法进行下去,最后逐渐的疏远。
二是按照元于的计划进行下去,如此一来关注的焦点就不会主要集中在梁奕的身上,而是会有三个战场来共同承担,后面的确可能如同元于所想和以往依然一样。
如今何余的想法和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过给梁奕的启发还是有的。
按照他的想法,董高逸这样做是故意的,并不是要疏远反而是另外一种保护的形式,谁都看不明白也无法理解的这种,当初都知道无论谁去做顺元总督都是可以的,最后却落到了梁奕的头上,尽管有各种合理的解释,还是不符合最基本的想法。
“何余,我理解你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局面可没有呈现出这样的状况,你又是如何确定的。”
“回大人话,属下主要从几个原因分析的,首先当今皇上虽然有立下储君的想法,但距离新皇登基势必还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无论如何,这三位王爷的能力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以此来保证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现在让大臣和王爷提前接触就是如此,可以说完全没有必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其二,元于现在是大将军,在军中是有一定的威严不错,率领大军打仗也有自己的办法,同时和禹王爷的关系不错,但手里面其实没有一丝的兵权,想要调动大军都需要征得皇上的同意,就算可以私自调动,一旦打仗的时候必须要有信物才行,所以是没有威胁的,而大人现在是右都御史管理着监察院关于武将的事情,就算在军中更加的有威严,但同样没有任何的兵权,当初在顺天府的时候就可以证明,意味着同样没有威胁。”
随后何余又说了一些其他的原因和想法,都是围绕着梁奕来说的,虽然有些比较牵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几分道理。
最后他总结道:“大人,结合这些来看,如今有董高逸这位皇上掌管着一切,驾崩后还有新皇登基来管着,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威胁,所以不会出现那样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现在是有三位王爷都有机会成为储君,然而最后只有一位可以胜出,所以大臣们要巴结的是这三位王爷,并非是大人,就算是有这样想法的也无非是看在当今皇上信任的份上,失去了这份信任估计会非常的难过,无论怎么说都不像是大人所想的这样。”
其实何余说的这些都是能够想到的。
看似梁奕是董高逸身边的红人,围绕在身边的人很多,但真正结识并且关系不错的大臣只有那么几位,根本就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造成这样主要的原因就是梁奕一直都在有意的避开这些,便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哈哈,看来我今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没想到何余你居然提醒了我很多事情,其实这些都应该想到的,然而就像是元于大将军所说的一样,把一切事情都想的太坏了,以至于重要的细节都错过了,现在一回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不得不说何余今日的一番分析让梁奕突然间茅塞顿开,都往最坏的地方打算了忽视是正常的。
这些不怪梁奕,没有办法是本身的思维导致的,因为在来到这个世界前,梁奕当时的身份就注定了必须要朝着最坏的方向打算。
就像是执行最后一次的任务一样,一共有三条退路,分别是正常撤退,一条路是迂回的撤退,而最后一条路则是拼死撤退。
然而当时的确就出现了最坏的局面,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最后一条撤退路线,当时计算的还是有些问题,出了事便来到了这里。
梁奕现在也在想是不是当初这一次的问题影响到了如今很多的决定,以至于在此事上面下意识的做了这样的决定,不管怎么说现在没有那么多无关紧要的想法了。
“这仅仅是属下的想法罢了,无论最后会是什么样的局面都会跟随的,这些年来因为有大人的照顾,我和我的父母双亲才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否则就是凭借着当初最土匪的勾当也会落得个不堪的下场,怎么可能会有今日的局面,当然后面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属下也一定会想办法的。”
五人都不傻,梁奕能够做到询问他们的意见,那就说明已经到了无法做决定的地步,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可以说是很少出现的。
询问的时候是有的,不过那都是在有准确的决定下,他们提出的意见并不会起到太多的作用,有的仅仅是没有想到的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而这一次何余的一番话竟然是让一直以来都很聪明的梁奕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所以都还是很惊讶的。
一想到这里,何余就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虽然不将其说出来是可以的,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说了出来,在何余表态后,剩下的四人同样发表了态度,都是一模一样的,就连刚加入不久的付仲都说了一番话,甚至要比他们四人还要的坚决。
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