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建文天下>第一百章 北上、南下

次日,老皇帝下旨,开国公常升、太孙护卫军指挥使郭玥,抽调辽东都司、北平都司、山东都司的军户,在直沽设卫,分为左中右三卫。

圣旨一下,常升、郭玥等人就开始忙活起来,常升负责协调物资、装备以及兵员,郭玥忙着从武学学员和护卫军中抽调干员随自己北上,并抽调100名会使用火绳枪的火枪兵。工学院和火器局已经研究出了火绳枪,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火绳燃烧速度有些快,一米长的火绳半个时辰就烧完了,还有就是精度不高,枪管的加工速度缓慢,这些都让朱允炆不满意,但郭玥试验之后却觉得很满意,烧的太快,就多准备几根火绳;精度不高,就用排枪;加工速度太慢,那这一批更要带走了。

七月十五,金川门。

朱允炆一身戎装,站在金水桥上,早晨的阳光从侧面照射他身上,远远看去,犹如金甲战神一般,开国公常升带领众将躬身施礼。朱允炆让刘振给每位将士斟上酒,道:“此去直沽,山高路远,众位将士劳苦功高,今日孤在此给各位饯行,请大家一路保重,来,满饮此杯!”

常升等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谢殿下。”声音整齐有力,声震四野,惊起树林中的鸟雀纷飞。

朱允炆走到常升面前,道:“舅舅一路辛苦,家中孤会照料,请放心,一路保重。”

常升躬身施礼道:“谢殿下,直沽建城,臣一定在年底前完成,请殿下不用担心。”

“好的,非常好。”

......

因为绥远建城事关重大,徐辉祖、王度等人待虎蹲炮定型之后,就启程北上,这次太孙护卫军留在了京师,朱元璋抽调了金吾左卫和金吾右卫作为徐辉祖的卫队。朱允炆还是在金川门为他们送别,望着徐辉祖的背影,朱允炆的心很不平静,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大行动,如果出现问题,无论对他、对大明都是毁灭性的。他很可能会被认为不知兵,被燕王赶下台,而大明会继续防御守塞的国策,卫所改制也不会继续推行,一旦军户大量逃亡,则边地空虚,大明将不得不采用募兵,背上沉重的包袱,最终走向毁灭。

徐辉祖回望京师,不由得踌躇满志,感慨万分。自己的父亲中山王徐达一生征战,为自己赢来了魏国公的爵位,如今自己已经三十五岁了,却未立寸功,虽然经常被皇上派出去到各地练兵、节制兵马,但是却从没有被赋予征战杀伐之权。比较而言,皇上更喜欢曹国公李景隆,常常派他练兵,甚至独当一面。但不知道为什么,自皇太孙成为储君之后,却重用自己和常升,疏远了李景隆,听说李景隆私下里有些不满,但他不在乎,在他眼里,李景隆就是一个标准的赵括。平心而论,他很佩服殿下的心胸,自己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燕王、代王,殿下却能够信任重用自己,这次绥远建城虽然是皇上点将,但如果没有太孙的关系,恐怕也轮不到自己。徐辉祖遥望北方,暗下决心,一定要建好绥远城,不仅要继承父亲的爵位,还要继承父亲的武略文韬。

此时在直沽,常升却忙的一塌糊涂,在郭玥的协助下圈占土地,调拨军户。军户主要来源于山东都司、辽东都司、北平都司,但军官方面主要是武学学员,郭玥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建城方面,主要是工部的官员在指挥,筑城采用了水泥,石料运输采用了铁轨和滑轮,在减少了人工的同时,还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工地上的铁轨和滑轮甚至引起了燕王的注意,当燕王亲自试过这两个东西的威力时,不由得赞不绝口,表扬了工部的官员。

燕王是在南下途中路过直沽的,看着直沽城不过旬月就已经初具规模,不由得心惊。作为北平都司的实际主人,他对北平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直沽建卫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即可以说保护北平,也可以说钳制北平。他曾经试着为常升推荐一些合用的将领,但是常升却微笑着拒绝,最终他只能放弃了。

和燕王一起南下的还有晋王世子、代王、谷王、宁王和辽王,他们是奉圣旨到京师参加八月十五团圆宴的。这些藩王接到圣旨时,都很紧张,担心到了京师回不来,但不得不从,只是晋王身体不好,让晋王世子代他进京,这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许可。

当藩王汇合一处南下时,大家都如同吃了定心丸,不担心去京师的事情了。过了河北之后,这些藩王征调了船只,沿运河南下,大家在船舱里吃喝玩乐、放浪形骸,好不快活。

一行人到了洪泽湖后,去大明的祖陵拜祭了一番,大家都很正常,只有朱棣在拜祭时突然泣不成声,嚎啕大哭,吐血晕倒,众人连忙将朱棣抬了出来,找医生诊治。

医生的诊治结果是悲伤过度,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朱棣服药之后却并不见好,上吐下泻,身体都瘦了一圈,恍惚之间还说:“爷爷息怒,我朱家子孙不会自相残杀,如若有人这么做,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将害群之马制服,还我们朱家和睦美好。”

众藩王听了之后,不由的色变,赶紧捂住朱棣的嘴,但是朱棣的病情不仅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朱棣甚至变得白日自言自语,一会儿像爷爷训斥孙儿,一会儿又像孙儿向爷爷保证,一会儿又咬牙切齿。但是偶尔也会正常,和众藩王吃酒、聊天,正常的不得了。众人再找医生,医生诊断之后,认为是燕王祖先附体,所以时好时坏,一定要找


状态提示:第一百章 北上、南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