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上神捕这个名头后,时若闻被授予重任:在长安万寿节时负责皇城周边的巡防事宜。说是重任,其实羡煞旁人。众所周知,在太祖武贞九年时,就已经成了江湖上的禁地。所谓紫禁一词,前者自然是指紫薇垣,也就是帝星,但后边那个‘禁’字,禁的不仅是水火,更是江湖。
所以被分到西城门的魏远书不免长吁短叹:“何其不幸,要去安定门,那边万寿节的时候,可都是西边来的客商,味儿重的很。”
时若闻笑着道:“要不你和韦肃替替,他刚来就要去西市,怕是经验不足。”
“得了吧,市坊里更麻烦,刚下命令他就得走了,不腰牌系好,一边走出巡捕司大门。时若闻倒是无须什么腰牌,他是知事捕头,自然有些权限。
二人此去,要往京兆府点卯,往后五天,皆是如此。历年的万寿节都是前三天准备,今年日子特殊,是五十知天命的时候,自然隆重些,巡防也加强。若非时若闻昨晚听到所谓“屠龙”一事,只怕也要觉得长安城固若金汤了。
只是这些却不能和旁人说,时若闻一时有些担心,若是皇城有难,巡捕司众人只怕都难辞其咎,自己这个神捕只怕更短命。
“神捕?”时若闻不免想到,这个时候颁下这种名头,还是巡守宫城的职务,不免让人想到“替罪羊”一说。只是时若闻颇为好奇的是,既然自己大小也算是个名捕,那这些乱臣贼子是打算如何绕过自己,将关漠送进去,依关漠的性子,只怕不会做些什么易容伪装的事情。
时若闻摇摇头,把这些念头暂且压下,又想到:“若是谋逆,不会只在宫城,只怕一百零八坊,多半有接应之类。”想到此处,对魏远书说道:“小魏,安定门有多少巡捕司的人?”
“我想想,司里人手不多,连带我约莫有四个。你问这个做什么?”
时若闻语气不变,似是随意道:“没什么,总觉得最近有些不太平。”
“你又乱想。”魏远书随口回一句,“京兆府到了。”
两人都是京兆府常客,时若闻夜里还来这里打过秋风,此时熟门熟路,各自去领各自的兵马。巡捕司中众捕快或为十五州大选选拔所得,或为江湖名门推举,其武艺智谋自是常人之上,故而万寿节时,常由巡捕司领府兵禁卫巡防,也算物尽其用。
时若闻统率皇城巡防,来这儿倒也不是为了领什么虎符,而是要由此处查验身份,卸下一应武器,再随韩重阳入宫去。
进了京兆府,迎面的紧张气息简直和夏日的风一样熏人。京兆府的门卫已经暂时编入城防军,此时京兆府门户大开,只是当中的人不知多了几倍,若是有人想浑水摸鱼,那这水里的巨蟒水鬼,可就不好对付了。时若闻进了京兆府,便只见到文武官吏人来人往,有的官吏背后的衣服已经被打湿了,还是捧着卷宗来来往往。
只是时若闻没觉得这些人辛苦可怜,他恍惚间记得周大人说过“好多年都是这样,也不改改。”这熟悉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仿若近在咫尺。
“周大人?”时若闻在往来人潮中,瞥见一身朝服的的周庭,对襟袖衫、围裳玉佩,头带冠冕,这幅样子的周庭也依旧没有被掩盖住身上的温和气息。
“你知道这不是我,只是幻觉罢了。”
时若闻握住掌心,却始终没有驱散这道幻象。
“我这幅样子你只见过几次,记得倒也清楚。”周庭,或说周庭的幻象笑着说道,“何苦呢?”
时若闻一言不发,只是站着。身旁经过他的官吏低着头匆忙地走过,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熏香、夏日的热风以及砖瓦木石的味道。
“时捕头?”一个认得时若闻的矮小官吏捧着一摞衣服,正要出门去,却看见他呆站着,以为他是一时迷路了,上前问道:“您来这儿,可是为了万寿节的巡防?”
幻觉消散,时若闻清醒过来,微微弯着腰,回道:“李主簿也在啊。我确是为巡防而来,今年要去内城,所以来找一位韩公公。只是去年来过,今年就找不着路了。”
“嗨,什么主簿,你瞧瞧,后役房的事情都要我这个五十多岁的人来做。”李主簿低头对着手上的衣服叹气道,“还是时捕头的活儿好,内城安稳,又凉快,这天太热了。韩公公在后边,您绕过这条路,往府尹大人那边去就是了。”
时若闻抱拳谢道:“多谢李主簿了。只是为何如此忙碌,往年不至于这样。”
李主簿左右瞧一眼,探头低声道:“时捕头你不是外人,我和你说,昨晚上后边进贼了,要做的事情就不少了。得了,我先走了。”
时若闻目送他离去,快步走向内堂。京兆府不是个小地方,这处府衙是长安乃至全国最大的衙门,统揽长安治安,除却巡捕司要负责的缉盗之类的事宜,其他的都是京兆府府尹的任务。时若闻进到后堂,见着府尹陈耐轩时,他还在审阅一卷文书,而韩重阳坐在一旁,不言不语的喝着茶,见着时若闻进来,笑着招呼道:“时大神捕来的有些迟了,莫不是去庆祝了?”
韩重阳总是在笑,小魏也总是在笑,但韩重阳的笑映照了那座深宫的一切特性:阴冷,灰暗,深邃。时若闻回忆起巡捕司里的那搓骨灰,忍住心头冲动,正色道:“韩公公说笑了,公务重要。”
“说的不错,”陈耐轩放下手中文书,抬头道,“公务要紧。韩公公还请带着时捕头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