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斯曼人还算精确靠谱的大致安排部署,萧轩似乎感觉到南俄至泰西一代很有可能存在并不可靠的因素,这样以来,利用海上力量进攻伊斯坦布尔在很的程度上就是未必那么保险的了。尤其是在冬季,地中海内的海况也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因此在决战以后,大概三万人左右的后续部队陆续抵达之后,萧轩就下令展开了在奥斯曼内的清洗行动。凡是主动愿意规划并且按照之前传播出去的规矩做出表率的,可以留,持此之外,如果抵抗大军进行甄别的行动,就仿莫卧尔南部例进行彻底的清洗。
就这样在崇祯十八年临近腊月的时候开始,奥斯曼本部的半岛上硝烟渐渐的从每一处村庄升起。南下的开拓团和野战部队总共三万多人分成了三十多股力量针对各个地方都展开了如同当初在莫卧尔一带那样的行动。因为很多当地民众不过是被占领地区的民众,民风强悍程度要比莫卧尔南方逊色很多。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骨肉分离、子女也自己分离的日子,新政权在这一带所进行的同化要求也明显更高。因此即便在之前的作战中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在针对奥斯曼本部核心地带的行动中仍然遭遇了普遍的抵抗,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上千个地点几百万规模的当地参与抵抗的情壮乃至其他人都被清洗一空,上百万还算记事的儿童或少年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接受教育。同时南俄一带乃至其他一些地方的新移民也源源不断的迁徙过来,展开了似乎十分赤裸裸的消化和同化。
如果说再以前的时候,整个奥斯曼境内民众下层的凝集力并不算很强,可是在如今这种文明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还是爆发出了不小的抵抗。从安卡拉到其他的一些地方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就出新了一些自发武装。这让展开清洗行动的军队也不得不至少结成两千人左右兵力的完善集团才能在行动中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过同以前相比,如今进入奥斯曼心腹地带的武装力量和民兵不再仅仅是几万常备军,而是包括十多万民兵在内的庞大力量,在并不算太大的奥斯曼本部半岛,依旧可以分成几十股力量压的当地武装喘不过气来。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严密控制,遭到严重扫荡之后不可控地方的人口倍逐渐驱逐到安卡拉附近并不算太广的一片区域之后,抵抗力量的生存空间也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被压缩到了极限。
就在最后的围剿将要展开的时候,无法再退让妥协的总共几十股十多万兵力规模的奥斯曼一带的抵抗武装终究不再甘心走向灭亡,集体展开了反击,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至少临近的三个开拓团围困在内并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同萧轩所率领的核心精锐不同,这些被围攻的开拓团一般只装备性能并不是特别好的同铁复合火炮,火药也不是最顶尖的层次。单兵武器也往往只有成本并不算高的弓箭及长矛,更主要的战斗力还是靠有限的情形野战火炮来支撑。
然而百斤上下似乎落伍许多的火炮虽然面对防护力更差的对手也发挥出了不少效果。几十门炮的一轮轻霰弹开火也能杀伤几百到数百名对手,可似乎仍然无法将大部分的敌军遏制在百步以外。当敌群逼近过来并以弓箭和土制的火器展开密集的围攻的时候,只装备少量性能并不是很好的盾牌,同时也缺乏有效防护装备的开拓团弊病也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只是依靠防御中的优势才勉强没有被聚集起来的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对手所吞噬罢了。
可这些除了少数炮手比较亮眼,大多数武装都比较薄弱的开拓团在应对敌军的围攻中也显然遭遇了不少伤亡。仅仅不过一天的时间之内,损失超过千人的一支开拓团武装似乎就濒临绝境。其他两支队伍也遭受了各数百人左右的损失。如果不是之前的一些行为让几乎所有人都确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落入对方的手中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能整个队伍早就已经在严重的战场压力之下崩溃了。
不过在天色渐渐放亮的时候,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似乎将要取得全胜临时集中起来的乌合之众似乎就要取得罕见胜利的时候,地表接连不断腾起的烟尘乃至随后飞来的一斤钢箭却让规模仍在十万以上的起义武装在瞬间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展开火力的仅仅是埋伏下来的大概携带两千支填装好弹药无后坐力发射筒的大概千人左右的精锐骑兵。可是因为敌军的队形要比正常情况下密集了很多,防御也并不是十分充分,在两千枚一斤钢箭的第一轮打击之下就有三万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看起来还算庞大的攻击大阵在瞬间就变得支离破碎起来。当二十万枚针箭构成的箭霰弹接连不断的袭来再次造成上万人的伤亡损失之后,整个战局也就在这瞬间彻底的改变了。
安卡拉一带的抵抗在这次大战之后渐渐的平静下来,跟随大军在一起的田秀英其实已经对很多场面都见怪不怪。只是此时的云小萱还是多少有些不忍的说道:“在这一带,当地的敌意原本似乎也并不是非常剧烈,是在我们推行一些极为苛刻的同化政策之后抵抗才开始变得剧烈了起来。为什么在泰西等不少地方的宽容不能放在此地?”
萧轩说道:“同很多已经快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的文明不同,这里的文明不过刚刚千年之久,吸取了之前泰西一带文明的很多经验教训变得更为顽固。唯有采取最为严厉的同化政策,比莫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