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末中兴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鹿儿岛

虽然在远征出发的时候陈新乃至李元所率领的官兵们已经大致知道了作战任务似乎并不是一场太大的仗,可是不知怎的,

毕竟这一次出发的官兵中有不少是经历过在远方不少血战和恶战的,通过战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积累了远远超过烈士的好处,不少的官兵甚至已经是成家立业的人,再也不是当年的少年,谁也并不愿意再将要面临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的时候死在战场之上。特别是很多人也经历过海上的长途航行,知道即便战场不是问题,在海上也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鼓舞士气,在军队前行的时候当年万历援朝之战的很多重新的研究材料,还有一些东瀛军队的资料也开始在航行的时候由各船负责组织学习和讨论。

“东瀛一带的军队同我们遇到的西洋人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主力精锐,表面上看起来区别并不是很大,铁甲、大小铳炮,当然还有一定的近战能力。可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斗力:西洋军队中可以发射超过一两弹丸的重型火绳枪比例超过一半,而在东瀛军队中却不及十分之一。西洋军队中普遍装备的铠甲和盾牌往往需要我们按照最高规格,每发子弹药是重霰弹的情况下也要按最高的标准装药,对东瀛人就完全不同。最重要的,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可以确信:他们熟练的掌握爆破攻防的可能性是不高的,当然在作战中我军为了避免遇到意外,还是要警惕对方运用这种手段的情况,这一次我军或许不会在一个局部战场上遇到规模过于庞大的敌手,所以在敌军规模不是很大,队伍也不是孤军深入的时候,可以在极限有效距离上首先由炮手展开火力。。。”

全罗道的沿岸距离九州岛并不是很远,而且熟悉这条航线的人也有很多,在经历了大概三天左右的航行之后,船队就已经开始逼近到了鹿儿岛一带的外海。虽然也可以首先从九州岛的北部登陆,不过为了在正面交锋中给对手以最大规模的打击,船队还是采取了正面进攻的方式。

因为船队的航行速度很快,当李元陈新率领的舰队逼近到港湾之内的时候,港内的武装刚刚接受到最早的烽火警报不久,不少船只还停播在港口之内,只有一些武装商船来往于海面之上,李元在这种情况下大胆的让上百艘船只分散开来展开清剿,并且在遇到敌船的时候几乎是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近距离展开攻击,往往以两枚三百斤上下的爆破弹丸展开齐射轰击就能够有六七成左右的概率让那些防护并不是很坚固的小船下沉下去,而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几乎没有多少中重火炮,仅仅只有比陆军强不了多少的轻型铳炮的敌船几乎很难造成什么威胁,这一边倒的海上战斗让经历过南洋海上恶战的不少船长们似乎都有一种不真实的不安,似乎面前的敌人是在使用什么诱敌之术似的。

在追击和清剿中,广阔海面上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没有花费超过一个时辰的时间,临近鹿儿港内向四面八方逃亡的敌武装商船乃至并不算大的一些水上船只就开始被清剿的差不多了。

当然也就是在这大概接近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内,在这九州岛上守备最严密的地方,守军也在很大程度上集结并动员起了队伍,最好了战斗的充分准备。

“让火船展开进攻!”岸边上的一些军官们在见到那些侵入港湾的敌船上似乎没有如同西洋人一样多的炮窗的时候很多人也安下心来,觉得早有准备的一些战术或许还会有一些效果。

只是当二百多艘小船开始逼近过来的时候,船上的轻炮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利用船舷上的瞄准和操作装置展开了接连不断的开火和攻击,同一些船上的中重火炮不同的是,虽然这些轻炮的威力似乎逊色于一些中重海军炮,可是却可以有效的直接由人员瞄准开火并且灵活的操作命中率提高了很多,其次整个船队具备人力螺旋桨移动能力,并不完全拘泥于风向,也让逼近过来的小船往往在打算靠近的两分钟左右的之间内就往往要遭受两门以上的火炮连续数轮的开火。或许是船只的规格过小的缘故,在针对爆破火船展开攻击的时候,二百斤包钢火炮发射的一些重霰弹都能给逼近过来的小船带来严重的损害。整个海上的再一次作战高潮同样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就渐渐的落下了帷幕。

船队在稍稍移动了一些距离之后,也开始放下了准备登陆的小船向岸边展开了行进。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初步做好了防御准备的岸上不少火炮还有岸防炮台才在两三里的距离上展开了猛烈的轰击,打出的重霰弹虽然散布很广,在大多数水域也仅仅是飞溅起了一些水花而已,不过终究算是能够给登陆的队伍带来那么一丝威胁。

小船上的官兵们开始纷纷登岸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集结的岛津家骑兵们也从不远的城池出发,很快就逼近到了大概一里以内的距离上。

在这个时候,负责掩护船队的炮手们没有再沉默,纷纷以不到一两左右的轻霰弹展开了猛烈的开火,短短不过一分钟内百门负责掩护火炮就打出了三百多份弹药几万枚轻霰弹。在一里左右距离上的轻霰弹杀伤效果似乎并不好,仅仅杀伤了几百人,可这却也让规模并不算大的敌骑在火力的打击之下溃退开来的,从远处打算逼近过来的一些步兵在这种情况下也放弃了攻击的打算,准备全力收缩防守了,因为或许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五章 鹿儿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