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登陆作战的前支援部队主力临时变成了五个四百人简编步兵营组成的临时陆战团,装备和火力也并不显得多么突出。每个人背着盾牌、穿着四分之三规格的板甲。板甲的材质很优良,不过为了最大限度的减重防护力也并不比寻常的重铁甲强到哪里去。官兵们大多不过是二十二三四岁左右的年纪,也有很多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在这个时代来说看起来正是正当壮年的年纪,可是这些人如今却是已经在内战乃至远征外战中参加过不少大战的精锐了。
不知什么原因,曾几何时很多人觉得自己早就已经克服了如同新兵一般的临战紧张反应,可是再一次面对战场环境的时候,很多人却突然感觉到了以前所没有感觉到的临战压力。
毕竟以往的时候很多人还年轻,或者处于某种危急环境下,自己也是身无牵挂的人,可是这一次参加作战的很多陆战队官兵所拥有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了。
在见到登陆的队伍并不算多之后,感觉到不小压力的远处城堡内的西班牙人心中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在这个时候也有人询问要不要出城同敌军展开交锋。
此时的马尼拉总督却对如今至少上万兵力规模的守军信心十足:“从望远镜中的情况来看,在十几里外登陆的那些东方强敌并没有携带诸如车马重炮一类的火器,我们也没有必要冒险,等到他们濒临城下的时候再给他们决定性的一击并让骑兵做好收获最大战果的准备吧!”
此时的马尼拉总督最大的顾虑当然还是在城内的队伍外出与敌军交战的时候很有可能遭遇到不远处那规模虽然谈不上有多庞大但也并不算小的海上舰炮的轰击与攻击。并不知道王远所率领的船队中多数火炮其实并不适合执行轰岸任务。
远处城头上敌军见到大军逼近过来时候的沉稳也让不少陆战队员们感觉到不安,因为这样的守军要么就是极弱的一些鱼腩,要么就是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明显还算像样的战斗力。
因此队伍在进攻的时候也就渐渐散开了队形,最终两千人的队伍形成前后三排,连绵四五里左右的横队向西班牙军队驻防的地带逼近过来。
“天哪!他们的指挥官难道是疯了么?竟然以这样松散的队形展开迎战?我可以确信,就算以现在城中兵力规模并不算多的一千五百骑兵主力中的不到千人展开反击也一定会让那些外行的所谓精锐们遭遇沉重的代价。。。”不少西班牙军官们在此时此刻也都跃跃欲试起来。而此时的西班牙总督却依旧牢记一句东方话:事有反常必为妖,克制住展开反击的冲动,准备到敌军逼近到城头之下的时候在展开一轮猛烈火力打击之后的反击。。。
不过登陆的暂编陆战团在逼近到距离敌城头大概一里左右距离的时候就不再继续前进了。而是准备以携带的轻炮展开火力准备。
陆战队携带的火炮当然也是可以在船上展开应用的二百斤身管火炮。不过上岸的火炮还是以装备在郑军船只上的三斤弹包钢滑膛炮为主。原因同美国南北战争早期很多线膛炮并不流行的原理类似:线膛炮虽然可以发射穿透威力足够的炮弹,可是在发射霰弹的时候效果并不佳。
五个营二十个陆战连组成的上岸部队只装备了四十门左右的二斤弹线膛炮,每连只配备两门,而三斤包钢滑膛炮则配备了每连四门多达八十门的火力。每个人也都携带了两枚炮弹累计四千多份。之前不少激烈的恶战乃至战争的经验让参谋军官明白前膛火炮的炮弹备份无需太多,但火力一定要充足,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在一里距离上布置好掩蔽自身并且最大限度的克服后坐力的轻炮炮垒阵地之后,滑膛炮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开火,而是线膛炮首先发言了。临近至少两个连的四门两斤弹线膛炮为一组,在有效的协同之下针对远处城头上暴露出来的火炮炮位与火力点展开了起射。
清脆的炮声伴随着白烟接连不断的升起,最初的炮击精度看起来并不诡异,但仅仅经过两三分钟之内的试射火力就已经越来越准确起来。猛烈的炮火在一里距离上逐渐打出方圆不超过一丈左右的精度,几乎每一轮四门齐射都可以让一枚炮弹猛烈的命中城墙城垛或者炮口射击室所在的位置。
在运用新的黑火药和火药标准展开轰击之后,二百斤左右的身管发挥出了以前五百到千斤左右的中重火炮才会发挥出来的效率。当炮弹以声音的速度打在那砖石之上的时候,猛烈四面飞溅的烟尘与碎石似乎如同发射的炮弹并不是简单的实心弹,而是带有爆炸榴弹一般的弹丸一样。试射之后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内,线膛炮手将二百多发线膛炮轰向了城头,至少杀伤了城头之上三十个炮位乃至临近的人员,经过这精确而猛烈的打击再也没有多少守军敢于直接把火炮摆在秤砣处展开开火前的准备了。
当然几乎与此同时,城内的守军也在这个距离上接连不断的以重火绳枪展开了猛烈的还击,即便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还是可以感觉到那横飞的榴弹。只是偶尔有流弹在这个距离上命中了盾牌或者铠甲却并没有带来什么杀伤效果之后才开始让不少的人安心起来继续准备向前推进。
这个时候,借助线膛炮精确火力压制的掩护,还有城头上的火力在这个距离上似乎并不怎么可靠的事实,八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