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末中兴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声南击北

徐州城头上的临时作战会议中,除了革命军各旅和旅以上主官,还有百余名志愿师内的大同社社员老骨干也都齐聚一堂,总共大概一二百人左右。不过同过去不一样的是这些人中如今已经没有身份太过低微的了。这也让军议可以商讨一些机密要事而泄密的风险比以前小了许多。

相比战斗力建设,萧轩同样希望大同社骨干社员和革命军各旅军官们能够拥有更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独自面对整肃地方作战任务的时候不至于出太打的差错和纰漏。

“现在已经有消息传来,建州主力在天山南北摧枯拉朽,迟则今年临近冬季,早则今年夏末就有回师东来的危险。我军主力在这种形势下,主要进攻方向应该放在哪里?是提前攻略江南,还是先扫平整个北方?又或者,来而不往非礼也,提前进攻辽东?”萧轩的心中当然已有了定论,也没有避讳什么,直接用考问而非询问的语气对众人说道。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终究还是一名比较直爽的大同社社员打破了沉默:“我认为应该做南征的表面功夫和准备,以志愿师为核心的精锐突袭辽东建州留守力量。同建州人相比,其他对手空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并不容易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核心。各路大军联合攻我的压力,恐怕要小于建州主力归来之后整合整个北方的力量。如今我们队伍里的军队建设还不算巩固,危机还没有真正的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先消除和遏制对我军威胁最大的力量。。。”

有所见识的军师文人在此时看到这点儿并不算什么,可是以勇气和觉悟为选拔核心的志愿营中的大同社社员来说,有人有这样的认识那就不简单了。

“的确如此,在整个海内来说。应天朝廷看似强大,实则拥有一个混乱而分裂的大脑。如果我军大军压境,这些人或许因为恐惧我军的革命性政策而暂时的团结起来。可如果我军在南方处于守势的时候,南方和其他势力因为低劣的协同和指挥乃至战争决心,带给我军的压力是要小的多的。此外,东南并不出强兵,西南勉强还算像样,但那里很难短期而觉。我军在今天夏天最有可能面对的局面是回师后的建州主力联合陕西四川一带的敌军向我展开进攻,或者整合南方的明军。因此我军的作战方略应该是:首先在今年春天至夏季,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来解决或者重创掉辽东留守力量。其次以最快的速度,西进河西走廊,在甘州与陕西方向上同可能归师的建州主力展开决战,力争通过两轮作战首先削弱北方的敌军到无法给我军带来重要战略威胁的地步。假如。。。我是说假如南方对手的力量超过我们的预期,那么在必要的情况下我军的重心可以由徐州重新撤退到京畿一带。应该大胆的在能够确保基本给养的情况下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对方最有威胁的机动力量,为我们今年作战方略的核心。。。”此时的萧轩经过两三年的适应和锻炼,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优柔寡断了。通过之前不少作战,萧轩觉得巅峰时代的建州,最大的危险是整合国内“各路反动力量”。首先要考虑的是“革命”战争的成败问题。至于花费功夫长短,那显然不在最优先的范围内。

就这样,当春天还没有真正来到,北方的海域也并不算平静的时候,多少做过一些水训准备的志愿师开始秘密乘船沿着淮河逼近到沿海地区,并沿着海岸线展开了迎着北风的航行。因为船只并不适合远海也缺乏远海经验,因此在多数时候船只都在不超过海岸四五十里,但又不近于十里左右的位置展开前进,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克服困难尽量趁着夜晚展开航行。

明轮船桨的效率在理论上虽然不如螺旋桨,但似乎毫无疑问比划桨高效了很多。在逆着北方航行的情况下似乎也如顺风的帆船一样乘风波浪,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幅度的降低了操船的考验。

就这样,原教导旅两个旅和志愿师共计约一万人左右的精锐兵力通过二百多艘明轮小船悄然的越过了胶东半岛,向着辽东半岛的方向逼近而来,并寻找着直攻对方心腹府地所在的河口。

早春的北方海域并不算太平,加上船也并不算很大,因此即便淘汰了一些晕船反应严重的人并且之前做过水训,在船队在辽东腹地三岔河河口娘娘宫一带登陆的时候,很多官兵还是多少有一些晕船反应,再加上登陆之后的晕岸,当萧轩率领着这支不过万人左右的队伍刚刚完成陆上集结的时候,似乎是最脆弱的时候。

让人有些奇怪的是:战略要地娘娘宫一带似乎没有重兵防守,几百人规模的建州军前哨在大军火器猛烈而精准的开火之下很快就被驱散了。

萧轩也感觉到有些奇怪:“这里不是金州,也不是盖州,是各旗田地的核心所在。难道建州主力对我军实力的判断这样准确,不打算在我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聚而歼之么?”

“我想,应该是这里的敌人暂时搞不清楚我军这一次出兵的规模,因此在腹地也不敢贸然决战。如果我军出兵在四处抄掠分散兵力,说不定早已云集起来的建州留守兵力机动主力就会出现,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我军就太不利了。。。”

萧轩很想如同很多架空中的主角一样创造几个传奇。不过在考虑到建州留守的披甲很可能也有万人左右的规模,高峰时动员出三万丁壮来也并非不可能,因此还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声南击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