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苏家的儿子不在家,还在边关守关,所以苏正就带着嫡女苏怀瑾,还有养女苏锦儿,跪在正厅迎接圣旨。
方迁笑眯眯的从外面走进来,手上恭敬的擎着圣旨,这次过来的态度,显然比上次要亲和的多。
方迁笑了笑,先对苏正行礼,说:“丞相爷!”
苏正可不敢当,他虽是两朝元老,但是皇上登基不久,自己的丞相之位还不稳固,但是方迁不同,方迁可是皇上眼前的红人,知冷知热,而且还有些手段,皇上是爱见极了,见天儿的缺不得他。
苏正连忙回礼,方迁则是笑着说:“先恭喜丞相爷了。”
苏正诧异的说:“不知……不知何喜之有啊?”
苏家出了这样的事儿,门第没有败坏,已经是好事儿了,方迁竟然还说恭喜他,这话有些费解。
方迁没有回话,而是开始宣读圣旨,众人连忙恭敬跪听。
原来方迁说的没错儿,竟然不是责怪的圣旨,而是安抚苏家的圣旨到了。
圣旨上说,苏家大义灭亲,忠诚天地可鉴,皇上深感欣慰等等。
苏怀瑾垂首恭敬的听着,她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皇上突然安抚苏家,也不无道理。
毕竟如今朝廷与商阳国关系极度僵硬,这次抓住了商阳国泄洪的把柄,再加上商阳国行刺四皇子和苏怀瑾等等的事情,新仇加旧恨,怎么也要清算清算。
一个搞不好……
那是要打仗的。
当今朝廷里,谁的兵权最大?
想必除了苏怀瑾的大哥苏怀缜之外,没人能给出其他答案来。
说不准什么时候,苏怀缜就要挂帅出征,讨伐商阳国。
就算退一万步,商阳国的认错态度十分良好,那也要留个心眼子,这么算下来,朝廷如今对外的局势已经很僵硬,自然不能对内也僵硬。
若是里外都僵硬,恐怕就要坏事儿。
所以只要苏正“大义灭亲”,皇上自然会顺着这个台矶下来,也给苏正几分薄面。
苏正一听,顿时松了口气,连忙用官袍的袖子,悄悄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
方迁宣读完圣旨,笑着说:“恭喜丞相爷,接旨罢。”
苏正连忙跪地叩头,十分恭敬的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然后又叩头。
苏正这面接过圣旨,刚要站起来,方迁就像是变戏法似的,竟然又拿出了一道圣旨,吓得苏正连忙又跪下来。
那面苏怀瑾和苏锦儿也赶紧跪下来。
结果方迁却摆手说:“不不,丞相爷,这则圣旨,是皇上给苏姑娘的。”
苏正一阵吃惊,诧异的看着方迁,苏锦儿也是一阵吃惊,随即咬牙切齿,都是苏姑娘,但是方迁的意思很明显,决计不是她这个苏姑娘。
苏怀瑾赶忙跪下来,方迁又开始宣读圣旨。
这则圣旨是褒奖苏怀瑾才貌双全,智谋过人,在商阳国抵赖泄洪之时,巧取证据,这次能另商阳国就范,全是苏怀瑾的功劳。
圣旨上还说,此次的朝廷特使,也就是四皇子薛长瑜,在皇上面前回禀了苏怀瑾的功劳,皇上龙颜大悦,因此才有了这道圣旨,不但褒奖苏怀瑾,而且还赏赐了很多物什。
苏正吃惊不已,原来方迁带来的那些箱子,并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皇上赏赐给苏怀瑾的!
苏怀瑾十分恭敬的说:“小女何德何能,能得皇上如此厚爱,小女实在惭愧。”
方迁笑着说:“苏姑娘大仁大义,皇上甚是赏识,就不必自谦了,接旨罢。”
苏怀瑾恭敬的接过圣旨,方迁摆了摆手,示意身后的内监念档子上的名录,将皇上赏赐的珠宝首饰、丝绸锦罗等等,一一令苏怀瑾过目。
苏正在一边看着,皇上恐是下了大手笔了,其实也是,因着苏怀瑾不是男子,不能入朝当官,若是普通男子得了这种功劳,怎么也要入朝为官的,说不定日后就能崭露头角,飞黄腾达。
等档子念完了,方迁就说:“皇上还等着奴才回话,奴才不便多留,恭喜丞相爷和苏姑娘,奴才这就告辞回宫去了。”
苏正没成想因祸得福,心里又是侥幸,又是欢心,连忙堆笑说:“厂公大人慢走,老朽送一送厂公大人。”
他这头里说着,苏怀瑾想了想,突然开口说:“厂公大人。”
方迁顿住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苏怀瑾,说:“苏姑娘可有吩咐?”
苏锦儿站在人群后面儿,撕着手帕,心里有些不甘,不知苏怀瑾撞了什么大运,竟然能抓住商阳国泄洪的把柄,成就了这么大的功劳,因此这样儿,连皇上跟前的红人方迁,都对苏怀瑾毕恭毕敬的。
都是苏姑娘,苏锦儿心里就跟打碎了五味似的,直想着,若自己生来是丞相之女,此时被皇上褒奖的,必然就是自己了,哪轮得到什么苏怀瑾了?
苏怀瑾对身边的绿衣耳语了两句,绿衣连忙跪行退了两步,然后站起来,一路小跑着出去,不知做什么去了。
苏怀瑾则是笑着说:“请厂公大人稍待一会子,小女有一样宝物,想请厂公大人,转呈皇上。”
“哦?宝物?”
方迁笑了笑,似乎也想知道苏怀瑾的宝物是什么,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就明白了,苏怀瑾在自家老宅花园子里挖出玉脉的事情,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京城早就轰动了,不然苏夫人怎么能知晓?
方迁不是个傻的,一想就明白了,怕是玉石。
绿意很快趋步跑过来,将一个